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14期
编号:10706752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附84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药,同时配合手法复位及牵引、痛点封闭、神灯照射等一系列非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硬膜外注药、手法复位等一系列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4例标准来判断疗效。 结果 优良率达90.48%,总有效率达97.61%。 结论 本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间盘突出症的一系列方法,不失为提高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 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上椎管内突出,压迫或刺激附近的脊神经根引起的症状,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1] 。我院采用硬膜外注药、手法复位及牵位、痛点封闭、局部按摩及神灯照射等一系列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症状与体征结合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25~65岁,平均28.7岁。病程2天~20年,椎间盘突出位置:L 3~4 12例,L 4~5 34例,L 5 ~S 1 26例,两个椎间以上12例。左侧44例,右侧36例,其他4例。

    1.2 治疗方法 (1)嘱尽量卧床休息,如下床佩戴腰围。(2)以突出椎间盘间隙的上或下一个间隙为穿刺点作硬膜外穿刺,并向患侧方向置管,留管长2~3cm,所用药物:醋酸泼尼松50mg,VitC0.5g、VitB 12 100mg、0.5%布比卡因5ml,3天推药1次,3次为一疗程,留管期间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加强留管的护理工作。(3)在硬膜外管推药后待20~30min药物充分起效后行手法复位治疗,分五步:①仰卧牵引4~5min后,抬脚压腿;②斜搬法;③旋臀法;④摇晃搬腿法;⑤牵抖按压法。手法复位后嘱患者卧床6h。(4)在硬膜外注药期间如腰臀部有明显压痛点,每日或隔日用2%利多卡因2ml+0.5%的布比卡因2ml稀释至8ml于痛点进行封闭,每个痛点注药1~2ml,注射关键必须针感强烈。封闭后局部按摩5~10min并用神灯照射20~30min。(5)多功能牵引床牵引,每天1~2次,每次30~40min。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优:疼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或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正常工作;差:症状体征同前,需进一步治疗。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略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治疗可分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3种方法,各有其最佳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病的致病机制比较复杂,亦不能完全肯定其真正的致病原因。目前认为症状的产生是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刺激、挤压或牵张,产生缺血、出现炎症,从而使敏感性增高,产生疼痛。其致痛原因不但与机械压迫或牵拉有关,也关系到化学性刺激及免疫反应。本组综合治疗的机制是麻药能解除肌肉痉挛,降低神经的兴奋及应激性,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与周围组织水肿消退;激素能增强局部组织免疫力,削弱刺激性损伤引起的病理反应,同时具有消炎及减轻局部水肿的作用;维生素类药物具有保护神经、参与组织代谢、促进神经恢复正常。手法整复能使膨出或突出的髓核回纳或部分回纳,或者使突出的髓核变位或变形,从而消除或减轻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同时还能使神经根管内容物和小关节的粘连获得松解,并重建脊椎的力学平衡,从而使疼痛得以消除或缓解 [2] 。但手法力量要因人而异,切忌使用暴力手段。

    牵引能使腰椎间隙加宽,使椎间盘内产生负压,从而使髓核回纳或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关系,同时牵引亦能使神经根的粘连被牵引拉紧、松解,使紊乱的腰椎及小关节复位,恢复脊椎的力学平衡,痛点封闭、局部按摩及神灯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分离神经粘连产生松解作用,同时具有局部消炎及镇痛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部分自愈性和自限性疾病,许多腰椎间盘突出不产生症状,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亦可通过各种非手术治疗而得以消除或缓解。本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笔者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证,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自己的专长而选择最有疗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俊.疼痛治疗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318.

    2 周秉文.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几个问题.颈腰痛杂志,1998,19(1):4.

    作者单位:510410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编辑海 鹰), 百拇医药(沈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