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 2005年第6期
编号:10706948
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肺炎11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年第6期
     婴幼儿肺炎为国内外儿科的常见病,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上除抗感染外需积极对症治疗,目的是快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现采用电超导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肺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个月~3岁的肺炎患儿共180例,其中普通肺炎132例,重症肺炎48例,随机分成两组:(1)治疗组116例,男63例,女53例;年龄1个月~1岁的54例,1~2岁的32例,2~3岁的30例;普通肺炎85例,重症肺炎31例。(2)对照组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1个月~1岁的29例,1~2岁21例,2~3岁14例;普通肺炎47例,重症肺炎17例。两组患儿在入院时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大致相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采用沈阳市沈大电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电超导治疗仪(CTZ-9型),将由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次性经皮导药贴片(呼吸道系统专用),除去防粘层贴于患儿双侧肩胛下部皮肤。治疗参数:离子渗透脉冲电流PC0.2mA/cm,22000Hz;开关比1∶1,电极用半径为3cm的圆形Ag/Agm热效应配对电极,热功率为20W。通电时间为20min,电极与贴片间温度控制在35℃~38℃,去除电极后,贴片保留4~6h,每天1次,疗程5~7天,对照组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对症处理。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疗程开始及结束均进行全面体检,部分体征不明显的做X线肺部检查,了解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变化情况,与治疗前对比。治愈:7天内发热、咳嗽、气喘、肺部 口 罗 音消失,X线检查肺部炎症影像明显吸收;有效:7天内发热、咳嗽、气喘、肺部 口 罗 音明显减轻,X线检查肺部炎症影像开始吸收;无效:7天内发热、咳嗽、气喘、肺部 口 罗 音无变化,X线检查无吸收。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06例,有效8例,治愈率91.4%,无效2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对照组治愈45例,有效16例,治愈率70.3%,无效3例(此3例治疗7天症状、体征无改变,后加用电超导治疗5天后症状、体征消失),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肺炎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电超导辅助治疗,可明显缩短肺炎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缩短 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儿24.5%~65.2%。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现代电超导经皮给药方法是通过瞬时的高电压电脉冲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形成暂时性、可逆的亲水性孔道而增加细胞和组织膜的通透性的过程。超声波能通过雾化作用引起皮肤角质结构排列有序性降低,同时通过对流转运促进药物透皮,两者并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现代经皮治疗具有以下优点:(1)透药速度快,比自然渗透高上百倍;(2)可实现定向、定量、定位给药,在病变局部形成高浓区;(3)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提高药效;(4)避免全身毒副性反应;(5)药效稳定持久,比口服用药药效长2~3倍;(6)适应范围大,可透过大分子生物制剂、中药大分子胶体颗粒,最适于深部组织局部高浓度药物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电超导治疗仪治疗肺炎是一种较好的辅治方法,用这种方法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且无痛苦,无副作用,时间短容易配合,可在门诊、病房广泛应用。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百拇医药(朱明武 黄慧桃 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