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地制宜”看区域地理环境和“中医外感病”的关系
1地理环境和中医外感病的关系,2临床案例,3结果,4讨论,参考文献
中医诊治疾病,很讲究“因地制宜”,纵观历史上著名之医家,莫不立足于此点。从《内经》理论出发,结合本地实际,使祖国医学不断地完善丰富,登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就拿现今中医界所宗法之《伤寒论》和“温病学”来说,从其产生、完备皆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东汉张仲景,地处中原(河南),在本地“伤寒十居七八”和邪多风寒及危重杂证的长期治疗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药专力宏、剂量大、配伍严密”的用药风格,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经方”之鼻祖。清代,地处江南一带的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等医家,在前人的启发下,从江南多温多湿的地理环境和病邪的偏重出发,师仲景之意而变其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了中医对病因、病理过程的看法,充实了中医治法,形成了独特的“温病学派”。地理环境的差异,南北气候的不同,这种不均一性,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实际上,这些差异,乃是形成祖国中医史各种学术流派的一个最根本的重要因素。《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1] 有言:“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正是此意。假如单从纯学术、用药分析;从规范化上强求治病方法的统一,抛开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来看待研究这些中医学术的派别、治病方法,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单一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