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塌陷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1临床资料,2讨论,参考文献
塌陷性骨折多见于关节端或松质骨骨折,通常为压缩性暴力所致,在下肢负重骨尤为多见。其特点为损伤波及关节面,并在骨折复位后,在关节面下有骨缺损区,因此治疗要求较高,既需要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适合于相对应关节面,复位后的骨折需得到良好的支撑,直至骨折得到良好的愈合,否则会发生关节面缓慢和进行性塌陷,造成关节面对合不良和负重力线改变,若早期治疗不当,常会导致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下肢塌陷性骨折68例,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治疗,并经随访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就骨折分型、创伤病理特点、治疗要求、内固定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骨折部位有胫骨髁骨折41例,胫骨远端骨折2例,跟骨骨折25例。
1.2 骨折分型 笔者按塌陷性骨折共同病理特点分为以下3种类型:(1)劈裂塌陷型:骨折以大的劈裂骨折为主,小部分关节塌陷。本组包括胫骨髁骨折18例。(2)塌陷劈裂型:骨折以关节面松质骨塌陷为主,仅有劈裂小骨折块,其中包括胫骨髁骨折23例,跟骨骨折23例,胫骨远端骨折2例。(3)塌陷粉碎型:2例均为跟骨骨折。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治疗。
1.3.1 内固定方式 (1)螺钉类内固定共43例,其中包括松质骨螺钉18例,骨栓固定21例,普通螺钉固定4例。(2)钢板类内固定:包括AO支撑性钢板(L型和T型)6例,普通钢板加骨栓和螺钉固定15例。(3)其他类内固定:4例均为跟骨骨折。
1.3.2 植骨、充填空腔方式 松质骨植骨53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