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10期
编号:10708954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回顾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
1ESWL对生物及组织学的影响[3,4],2ESWL病例选择,3复杂性肾结石的ESWL[6~8],4输尿管的ESWL[9],5输尿管石街的ESWL[10,11],6急诊ESWL[12],7ESWL治疗并发症[13],参考文献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尿路系统结石,是泌尿学发展史上一种革命性高科技技术 [1,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碎石机的不断改进及临床治疗经验的提高,已有绝大部分尿路结石患者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我院用于临床体外碎石治疗已有15年,共治疗9703例,其中肾结石4510例,输尿管结石4913例,膀胱结石256例,后尿道结石24例;重复碎石1900次,共治疗11603例次,积累了近万例的治疗经验,实践证明ESWL是一项安全可靠有效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1 ESWL对生物及组织学的影响 [3,4]

    
我院科研实验及其他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冲击波源能量主要集中焦点巴区,肉眼见肾包膜下出血,肾周水肿和血肿,肾皮质与髓质界限模糊。光镜下见:肾实质形态大小各异出血灶,小动脉、小静脉破裂,肾实质局灶性坏死,肾小管明显扩张,肾小球呈玻璃样变,随时间而钙化,间质及血管周纤维化。电镜见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肿胀,部分融合,裂孔减少,部分基底膜及内皮细胞肿胀增厚。肾近曲小管上皮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上皮细胞呈多样化改变,从空泡样变到坏死,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变平。间质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聚集和水肿。肾功能主要反映在血液和尿液中细胞酶的变化,如尿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MG)、Tamm-Horsiall蛋白(THP)和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出现有意义的改变,表明ESWL造成肾损害。Rubin等用CT检查53个ESWL后的肾脏,其中15%有包膜下血肿,49%有肾实质内血肿,70%肾周组织有索状改变。

    高能冲击波既可造成肾功能及组织形态的改变和损伤,也可对心脏产生间接冲击作用,导致心肌损伤。我们曾检测50例肾结石者ESWL术前和术后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氧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4种酶活性,结果发现在术后48h内,上述4种酶的活性有明显升高,因为心肌含上述4种酶的量最大,且最敏感。如此间接说明冲击波对心脏的损伤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所以术前在正常心电图情况下碎石过多过快会诱发心律失常,如偶发或多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及心率减慢等。我院自2001年由原来JT型高能量碎石机改为HB-V低能量碎石机已治疗2000多例,在正常心电图情况下碎石未见诱发明显心律失常,而且部分术前有心律失常,如慢性房颤患者未因ESWL而加重或突发意外。梁丽莉指出低能量冲击波治疗肾结石术后经B超检查未发现肾实质及包膜下出血 [5] 。

    由此可见,ESWL治疗对生物和组织的损伤程度以及病理改变与冲击波聚焦巴区大小、冲击波能量高低、冲击波次数成正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