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心绪情感
编号:10791274
关爱“空巢”宜双轨并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7日 法制晚报
     昨天下午,在海淀区清河永泰园,当赵大妈来给住在一层的张大爷送菜时,发现老人已死在屋中多日。经过法医鉴定,初步认定死者是自然死亡。

    倒退二十年,“丁克”一词作何解,恐怕没几人知道。但现在,丁克夫妻俨然已成都市一景。更现实的问题则是:随着丁克老人、空巢老人的日益增多,老人死后多日才被发现的事例也在递增。

    先来看看形成此类事件的原因:一辈子无儿女,进入老年又“丢”了伴儿,平日与亲朋好友联系不多,此为出现这类事件的主要原因;虽有子女,但老年丧偶,两代人又两地而居,加之晚辈工作忙不常探望,此为原因之二;大量的大杂院儿被高楼取代,人在住进一个个“火柴盒”的同时,与其他的“火柴棍儿”老死不相往来,甚至走迎面不打招呼,此为原因之三。然而,所有这些,还只是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或“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范畴。

    再把目光往外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楼时代”的人际关系,已远不如“大杂院儿时代”的亲热和睦。这自然有水泥墙厚重、门窗密封性能好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更有防盗门的“功劳”。

    如果眼界再放开些,那聚焦的就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问题了。就目前而言,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还仅仅停留在发放退休金、大病统筹和数量有限的养老院等阶段。对于空巢老人的社会救助机制远未形成,对于实施救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更是处于“临时抱佛脚”的阶段。对于社会日益老龄化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还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就目前的救助方法及远景规划,笔者以为可以用“两条火车铁轨”作比。一条轨道是:在宣传上大力提倡年轻人“伸把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爱、救助老人。毕竟,每一个能够“来到这世上”、又能够与空巢老人做邻居的人,其缘分几率就像中500万大奖一样。既然如此,既然我们都有老的时候,那么,年轻的我们为何不能“伸把手”,经常看望和帮帮那些寂寞的老人呢?

    另一条铁轨是:社会要重视老龄化的问题,尤其要重视“空巢独居老人”的问题,应把“死后多日才被发现”,视作社会“脸面”的羞耻。在制订社会救助机制时,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注意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力争建立一整套常效救助机制。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