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小说连载 > 其它
编号:10709876
长篇传记文学选载:雪飘无声——王振国的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93期
     柏建华著

    第一桶金(2)

    1990年10月4日,王振国在频繁地跨越气候强烈的反差之后,深圳振国药业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的办公地点特意选在蛇口著名的“海上世界”。站在“明华轮”甲板上,脚下的大海展开万顷碧波,平滑如镜……眺望着香港,面对着如此浩瀚敞开的世界,也面对着自己初闯国际市场的渴望和期待。

    期待暂短得只有几个小时。

    这天下午,就有一位“港商”捷足先登。此人名叫刘常明。几年前靠做“章光101”日本总代理商一夜暴富。他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商场不仅让他赢得了金钱,也织就了他敏锐的商业触角。两个人一聊,他比王振国大一岁,巧合的是俩人同月同日生,言语间自然多了几分投合。第一次见面,第一项成果,就是出口药品的命名。王振国强调“中国”二字,他要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在世界上重新寻找到自己光辉灿烂的位置。刘常明突出“最好”,他看重的是品牌的潜力和张力。俩人彼此贡献,可谓一拍即合——“中国一号天仙液”顿然“落地生根”。
, 百拇医药
    刘常明第一次要货10万支。

    王振国1991年春如期将货发往深圳,却迟迟不见刘常明付款。初涉商场,他保持着一种农民式的朴素的警惕,此刻不免心怀疑虑。他悄悄地去了一趟香港,买来当天的好多份报纸,“寻丝觅迹”,到底发现了刘常明打出的广告。由此,他一改每日不停催促的方式,开始在深圳沉默地、狡黠地“以静制动”。几天以后,刘常明主动地打来电话——王振国从科研走向经营、走向海外市场的第一笔生意顺利成交。

    这也是中国的抗癌中成药,第一个——也是第一次地打进了国际市场。

    在王振国的印象里,刘常明绝对称得上“冒险家式的经营奇才”。他经营最大的特点是“造势”。中日飞达公司刚刚成立,他马上买来一辆白色的奔驰560。紧接着,动用八辆大卡车,载着八块高达三米的巨幅“中国一号天仙液”广告牌,24小时里司机三班倒,霓虹闪烁,昼夜兼程,总长64米的组合式车流浩浩荡荡,一连在香港走了100天。其气势逼人,绝对在香港空前绝后(因为担心影响交通,香港后来不再允许采用这样的宣传方式)。这个人还有个特点,对部下布置工作,从来不说“卖药”,说的都是“这一仗要怎样打”诸如此类的军事语言,以他自己的话讲就是:“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市场。”
, 百拇医药
    很快,刘常明要求第二批进货20万支。

    货到深圳。刘常明突然间“拒货于对岸之外”,一门心思要压低价格。不答应吗?等。一个“等”字大有其“隔岸观火”之势。

    王振国要通刘常明的电话:“请你在五天内给我明确答复。继续要货,那么,价格保持不变。仍然老规矩,提货付款,一次结清。否则,五天后我将‘打道回府’,或者转售其他外商。”

    这口气,没有任何的商量和回旋的余地。

    结果呢,到了第三天,僵局被打破。王振国做人做事意志的坚韧,也第一次在商场显露出来。

    这其中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刘常明在香港宴请王振国。席间,刘常明悠悠地叼着雪茄烟,指着报纸上面浩浩荡荡的车队照片,说:“你看,我们为宣传你的产品,真是不惜血本,1000多万呀!让你在世界出了名。”

    王振国当即正色回答:“如果说你花1000万让我出了名,那可不可以说,我17年心血研究出的药,让你这个老板和员工吃上了今天的饭呢?”

    王振国微笑地对着刘常明举起酒杯。

    “我不相信,会有人在他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敢拿出这么多钱宣传我王振国的。商场讲的是平等互利,合作要的是共享进退。刘先生,你说是不是这样?”

    推杯换盏。一片荡漾的欢笑声中,刘常明本能地对身边的商场伙伴刮目相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