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氯吡格雷的PAD病人 卒中危险与基因变异有关
本报讯 奥地利研究者最近报告,个体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反应的差异与该药靶受体基因的变异相关。奥地利维也纳大学Ziegler医师等人的研究发现,P2Y12基因多态性与服用氯吡格雷的外周动脉疾病(PAD)病人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危险增高4倍相关。(Stroke 2005,36:1394)
Ziegler医师等调查了是否在基因编码区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34 C>T和52 G>T),与PAD病人缺血性卒中危险或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增加相关。这项研究纳入了137例服用氯吡格雷的病人和336例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中位随访期21个月。
结果显示,半数病人至少有一个基因(34 C>T)突变,30%的病人有52 G>T突变。在随访期间,有8%的病人发生了神经系事件。
Ziegler等未发现阿司匹林组病人基因变异与卒中危险相关;但氯吡格雷组病人中至少有一个34 T等位基因者,发生神经系事件的可能性是2个34 C者的4倍。32例卒中病人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神经系转归亦与基因变异相关,但这仅仅是发生在应用氯吡格雷的病人中。
研究者推测,基因变异可能使mRNA产生更大的稳定性,导致血小板表面受体密度更大,进一步导致标准剂量药物作用不足。
研究者结论认为,下一步研究应确定是否P2Y12基因的多态性能够作为危险分层的标志,预测治疗的效果,或确定需要更换药物或加大氯吡格雷剂量的病人。, http://www.100md.com
Ziegler医师等调查了是否在基因编码区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34 C>T和52 G>T),与PAD病人缺血性卒中危险或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增加相关。这项研究纳入了137例服用氯吡格雷的病人和336例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中位随访期21个月。
结果显示,半数病人至少有一个基因(34 C>T)突变,30%的病人有52 G>T突变。在随访期间,有8%的病人发生了神经系事件。
Ziegler等未发现阿司匹林组病人基因变异与卒中危险相关;但氯吡格雷组病人中至少有一个34 T等位基因者,发生神经系事件的可能性是2个34 C者的4倍。32例卒中病人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神经系转归亦与基因变异相关,但这仅仅是发生在应用氯吡格雷的病人中。
研究者推测,基因变异可能使mRNA产生更大的稳定性,导致血小板表面受体密度更大,进一步导致标准剂量药物作用不足。
研究者结论认为,下一步研究应确定是否P2Y12基因的多态性能够作为危险分层的标志,预测治疗的效果,或确定需要更换药物或加大氯吡格雷剂量的病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