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用药常识 > 信息
编号:10710226
喝酒也能干扰药效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0日 中国药学会
     白酒中的成分为乙醇,是以含淀粉(糖)的粮食、水果等经发酵、蒸馏而得的液体饮料。我国是产酒大国,酿酒的历史悠久;同时亦是白酒消费大国,酒民的人数众多,在生活或社交活动中经常饮用,因此难免与吃药常会碰在一起。

    严格上说,白酒在药理学上也属于一种药品,具有复杂的作用,饮用后对人体先是出现欣快感和兴奋作用;继而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酶代谢系统。反之有些药品也可延迟酒的代谢和分解。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二: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服药前后,宜注意吃药与喝酒的相互干扰。

    1饮酒可降低药效

    (1)抗痛风药别嘌醇(痛风立克)可使尿酸生成减少,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但同时饮酒,会降低抑制尿酸生成的效果。

    (2)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期间,饮酒会加快前者的代谢速度,使药效迅速丢失,大大地降低治疗作用,对癫痫发作不易控制。
, 百拇医药
    (3)服用降压药利血平、复方利血平(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血压哒静)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4)白酒可使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地高辛、甲地高辛的吸收明显减少。

    (5)酒可使平喘药茶碱的吸收率增加,还可使茶碱缓释片中的缓释剂溶解,而失去缓释作用,使药效的持续时间缩短。

    (6)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得理多)具有抗惊厥和影响精神作用,是控制癫痫发作的首选药。但在治疗期间宜避免饮酒,因为其可降低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

    2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1)乙醇在体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代谢为乙酰醛,有些药可抑制酶的活性,干扰乙醇的代谢,使血中的乙酰醛浓度增高,出现一种临床上称为"双硫仑样反应",表现有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嗜睡、血压降低、幻觉等症状,所以在使用抗滴虫药甲硝唑、替硝唑,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期间应避免饮酒。
, 百拇医药
    (2)乙醇本质上为一种镇静剂,可增强镇静药、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出现嗜睡、昏迷,在服用苯巴比妥(鲁米那)、佐匹克隆(亿梦返)、地西泮(安定)、利培酮(维思通)期间应禁酒。

    (3)乙醇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水肿或充血,同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如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阿西美辛(优妥)等,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危险。

    (4)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降糖灵)、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甲磺丁脲时忌饮白酒,因酒可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严重时可抑制呼吸中枢而致死。

    (5)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1周前后,哪怕是饮用少量酒,也会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这是因为前者可抑制酒精代谢的中间代谢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中毒。

    (6)癌症患者采用氟脲嘧啶、甲氨蝶呤等化疗药时,不宜饮酒,酒可干扰胆碱的合成而增加肝毒性、神经毒性,应避免与乙醇同时应用。

    另外,长期饮酒或饮用过量,超过人体肝脏的解毒能力,会造成肝脏损害,形成肝硬化或脂肪肝,使对药物代谢迟缓。

    信息来源:中国药学会网站专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