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6761
课本不卖值得借鉴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8.22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节约是一种智慧,是对子孙负责的身体力行,节约是美德,同时也是一种资源!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为此,本报特意开辟“节约行动”这样一个专栏,真诚地邀请各位读者、作者朋友以“节约”为话题,共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谋献策。你有什么高招妙着?你有什么关于节约的“绿色智慧”?期待大家的热情参与。

    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2号

    《中国医药报·健康周刊》张建国收。

    邮编:100088

    E-mail:hh2268@sohu.com

    hh2268@2911.net

    ——开栏语

    中小学新的学期又要开始了,在所交纳的学杂费中,书费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进校读书,花钱购课本,天经地义。因此,对于学杂费中的课本购买费,没有人提出过质疑,谁都没觉得这种课本“一次性消费”的不妥。

    笔者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不得不感叹美国人的精明。

    这则报道称:美国的中小学教材,内容新颖,贴近生活,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但各科教材均只借给学生,一年后还给学校,并规定要保持清洁,不得在课本上乱画。就是家长、学生愿意付钱买,学校也不卖。

    看了这则报道,再对比我们,学生课本年年要买,旧课本常常被当成废纸卖掉。这种惯有的运作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笔者粗略算了一笔“小账”,仅以上亿的全国中小学生购买语文、数学两科的教材来计算,上亿的中小学生,一年就要花费数百亿的语文、数学课本购买费。事实上,在中小学教育中,如历史、地理、外语、美术等许多教材变化都不大,都是可以“继承”的。如果再加上这些书本的费用,其总额将十分惊人。

    课本只借不卖,不仅节约了经费和能源,而且让学生们从此养成了爱护图书、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当然,相比美国而言,我们的教育经费缺口很大,让许多学校自购图书借给学生确有难度,一步到位学美国也并不现实。

    但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美国的经验,对于中小学课本,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它“流传”下去。譬如由学校购书,学生适当交些租金租书;又譬如,学校可将上一届学生的书本回购,再出售给下一届的学生……

    总而言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课本走出“一次性消费”的误区,在尽可能有用的时间内,更多地“流传”,减少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浪费,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节约习惯。

    文/林新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