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编号:10710381
第四节 鼓胀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较详细地描述了鼓胀的临床特征。

    《灵枢·胀沦》所列“五脏六腑胀”,即寓有本病最早的分类意义。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是“浊气在上”。《素问·腹中论》记载: “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曰鼓胀,……治之以鸡矢醴。……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亦与鼓胀类似。《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将“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者,称为“水蛊”。 《诸病源候论·水症候》提出鼓胀的病机是“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丹溪心法·鼓胀》指出:“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后世医家续有阐发,其名称亦多不同。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说:“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明·戴思恭称本病为“蛊胀”、“膨脖”、“蜘蛛蛊”。如《证治要诀·蛊胀》篇说:“盖蛊与臌同,以言其急实如鼓,……俗称之为膨脖,又谓之蜘蛛病”。明·张景岳将鼓胀又称为“单腹胀”,《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篇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像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他认为鼓胀的形成与情志、劳欲、饮食等有关,指出“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并提出“治胀当辨虚实”。明·李梃提出本病的治疗法则,《医学入门·鼓胀》说:“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冶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认识到症积日久可致鼓胀, “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唐容川《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各家针对不同病理因素提出其分类有气、血,水、虫多端。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腹水。至于其它疾病出现的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丝虫病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肾病综合征等,符合

    鼓胀特征者,亦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2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