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师指南皮肤性病学分册
编号:10710432
第四章 真菌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4日 《临床医师指南皮肤性病学分册》
     头癣

    头癣(tinea capitis)是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毛发而引起的的浅部真菌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理发工具等)而传染。根据致病菌种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四种类型。

    【诊断】

    1. 临床特点

    ⑴ 黄癣:致病菌为许兰氏毛癣菌或称黄癣菌。初发损害为毛囊性小脓疱,干后即变成黄痂,典型损害为碟形硫黄色黄癣痂,有鼠臭味,中央有毛发贯穿,病发失去光泽、参差不齐、松动易拔除。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脱发。

    ⑵ 白癣:致病菌主要为铁锈色小孢子菌或狗小孢子菌。皮损为圆形或不规则型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在距头皮3~5mm处折断,发根部有一白色套状物称菌鞘。青春期可自愈,不留痕迹。

    ⑶ 黑点癣:致病菌为紫色毛癣菌及断发毛癣菌等。皮疹为小点片鳞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在毛囊口的发根形成小黑点状。黑点癣可发生于儿童及成人。

    ⑷ 脓癣:可为小孢子菌或毛癣菌引起,也可是白癣或黑点癣炎症加重所致。早期为化脓性毛囊炎或脓疱性损害,以后形成痈样脓肿,表面柔软,可有多个开口似蜂窝状,挤压时有少量脓汁排出。

    2. 实验室检查

    ⑴ 真菌直接镜捡:黄癣为发内菌丝及关节孢子,黄癣痂内为鹿角样菌丝及孢子;白癣为发外密集成堆的圆形小孢子;黑点癣为发内链状孢子。

    ⑵ 伍得氏灯检查:黄癣为暗绿色荧光,白癣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没有荧光。

    【鉴别诊断】

    1.脂溢性皮炎:为带油脂性鳞屑性斑片,无断发,可伴有脱发,面部皮脂溢出部位有红斑鳞屑性损害,多在青春期及成年人发病。

    2.头部银屑病:皮疹为银白色鳞屑性斑块,境界清,头发呈束状,无脱发断发,其它部位可找到典型银屑病皮损。

    【治疗】

    1.灰黄霉素综合疗法:

    ⑴ 口服灰黄霉素,15~20mg/(kg.d),成人0.6~0.8g/d,分3次口服,连服3~4周。

    ⑵ 搽药:5%~10%硫黄软膏,2.5%碘酊或1%酮康唑等,连用1~2个月。

    ⑶ 洗头:每日1次。每1~2周理发一次,可用2%酮康唑洗剂(采乐)洗头。

    ⑷ 消毒: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处理。

    2.不用灰黄霉素时可选用:

    ⑴ 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 兰美抒或丁克),按体重< 20kg者,62.5mg/d;20~40kg者,125mg/d;>40kg者,250mg/d;每日1次口服,连用4~8周。

    ⑵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成人200mg/d,儿童按2~5mg/(kg.d),连服4~6周以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0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