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呃逆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定义,释义,打嗝,哕,哕逆,咳逆,吃逆,呃,呃逆,历史沿革,1.,病因,治疗,预后,2.,实证,寒证,虚热证,3.,4.,5,范围,病因病机,一、病因,1.饮食不当,2.情志不遂,3.体虚病后,二、病机,1
定义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释义
俗称“打嗝”。
元代以前,本证被称为哕、哕逆、咳逆、吃逆、明·程充校订的《丹溪心法》中称为“呃”。因指出本病气逆上冲,呃呃连声的临床特点,故病名逐渐统一而被称为“呃逆”。
历史沿革
1.《内经》称“哕”。指出:
病因——胃失和降:《素问·宣明五气》:“胃为气逆,为哕,为恐”。《灵枢·口问》:“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会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哕。”
治疗:“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之,立已;大惊之,亦已。”
预后:《素问·宝命全形论》:“病深者,其声哕。”
2.《金贵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将呃逆分为3种:(1)实证——“哕而腹满,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2)寒证——“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3)虚热证——“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3.《千金要方·呕吐哕逆》指出治疗“膈间有水痰”所致的呃逆,宜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消痰利水。
4.《景岳全书·卷十九呃逆》:病因——寒、热、虚;治疗——温散、清降
5.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气逆——疏导,食停——消化,痰滞——涌吐,热郁——清下,血瘀——破导,虚——补
范围
单纯性膈肌痉挛
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胃、食道术后所引起之膈肌痉挛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当
进食过快、过冷、过服寒凉药物→寒滞于胃→上逆动膈→呃逆
过食辛辣煎炒,醇酒厚味,过服温补药物→燥热内生,腑气不通→气逆动膈→
2.情志不遂
恼怒→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出于喉间→呃逆
忧思→伤脾→运化失职→痰浊
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
→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呃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