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腹痛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定义,历史沿革,范围,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阳气素虚,5.气滞血瘀,二、病机,1.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脏腑经络失养,气血运行
定义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历史沿革
1.《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2.《金贵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证候及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脾胃虚寒、水湿内停——附子粳米汤;寒邪攻冲——大建中汤。
3.《仁斋直指方》将腹痛分为寒热、死血、食积、痰饮、虫积等
4.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强调“痛则不通”的论点。
5.王清任、唐容川提出血瘀病机,治疗以理气活血为主。
范围
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风、寒、暑、湿、热→内舍于中焦→脾胃失调,气机受阻→不通则痛
风寒——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
暑热
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
湿热壅滞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食积不化,损伤脾胃
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湿热内生
→损伤脾胃,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
过食生冷→寒湿内停
→腹痛
3.情志失调
情志怫郁,恼怒伤肝→肝失条达→ 气血郁滞
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脾胃不和,气机不畅 →不通则痛
4.阳气素虚
素体脾阳不振
过服寒凉,损伤脾阳→寒湿内停→脾阳衰惫,气血不足→脏腑失于温煦→腹痛
久病肾阳不足→脏腑失于温煦→腹痛久延不愈
5.气滞血瘀
跌仆外伤,腹部术后→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不通则痛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脏腑经络失养,气血运行无力,不荣则痛
2.病位——在腹,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并
与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经及冲、任、带脉密切相关
病位在腹,有脐腹、胁腹、小腹、少腹之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2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