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淋证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教材第七版》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咽”。淋者,淋沥不尽,如雨淋而下;阎,通秘,不通之意也。指出了淋证为小便淋沥不畅,甚或闭阻不通之病证。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冶》中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说明淋证是以小便淋沥不爽,尿道刺痛为主症。 《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乃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隋唐时期,许多医家对淋证的分类及病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沦·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渚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种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的淋证病机分析,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主要依据。巢氏在归纳了淋证病机共性的同时,还对诸淋各自不同的病机特性进行了探讨,如:“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人于胞而成淋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膏淋者,……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唐宋时期,淋证的分类更趋完善。唐代《干金要方》,肘L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上述两种五淋所指的内容,其差异在于血淋与热淋的有无,但六种淋证均为临床常见者。明清时期,对淋证辨证沦治的认识,又有很大的提高。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治疗原则。清·尤在泾在《金匮翼·诸淋》中说: “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说明各种淋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他强调的“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对临床确有指导意义。至此,对淋证的认识日趋全面。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所指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凡是具有淋证特征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淋证的病因可归结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四个方面。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一、病因
1.外感湿热
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侵入机体等它脏外感之热邪传人膀胱,发为淋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3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