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谱辉煌 20世纪中医药学术发展概要(下)
中医药论治热病方面:20世纪的中国,特别是前半段,传染病流行比较猖獗,中医药在防治急性热病(包括急性传染病,下同)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临床名医名家辈出,论治急性热病的理论学说也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有所发展和创新。一是中医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产生了许多临床名家,如恽铁樵、曹颖甫、赵锡武、刘渡舟等,皆是临床善用经方和对仲景学说的继承发展颇有成就的著名医家;而在温病方面学验具优的著名医家则有金子久、吴瑞甫、叶熙春、刘赤选等。二是寒温融合学派的兴起,成为近现代中医论治外感热病的一大趋势。近百余年来,更多的医家从临证实际出发,认为传统的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各有长处和不足,皆不能涵盖外感热病的全部内容;他们在临证实践中,不拘一格,吸收经方、时方之长;在理论思考中,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精华于一体,其杰出代表及其著作有:何廉臣的《勘校通俗伤寒论》、《重订感症宝笺》、《湿热时疫治疗法》,时逸人的《中国时令病学》,蒲辅周的《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和《蒲辅周临床经验集》,万友生的《热病学》等。三是许多新派中医出自对临床实际的考量和受到西医观念的影响,对于急性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法则,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观点。如20世纪30年代,陆渊雷即认为外感热病(伤寒)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和分泌毒素,而发热恶寒是人体正气抵抗病毒的表现,中医治外感热病主要是要调动人体自身的抗毒能力,仲景发表及攻下等的目的是排除毒素和代谢废物等。和陆氏持近似观点的,在当时上海的名医中不乏其人,如祝味菊、余无言、陆士锷等。20世纪80年代,中医界则比较一致地认为“毒”是导致感染高热的重要因素,重庆中医药研究所提出“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毒不除,热不去,变必生”,表明热由毒生,邪是毒的依附条件,而发热、传变是毒致病的结果。对于热病的辨证,北京中医药大学董建华等则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三期(表证期、表里证期、里证期)二十一候辨证方案,从而建立了较为可行的外感热病的辨证规范。对于热病的治则治法,姜春华则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对于许多重症温病,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及“到气才可清气”的尾随疗法,主张采用先证而治、截断扭转的法则,即重用清热解毒,抑制病原,以截断或缩短病程;早用苦寒攻下,迅速排除邪热瘟毒,及时凉血化瘀,恢复气血正常的生理运行。姜氏的此一创新之说,先后经各地临床验证,证明对中医急性热病(包括乙脑、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肺炎、败血症等)的治疗,有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作用。四是对许多急性热病的防治取得了卓越的疗效和丰硕的成果。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部分省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8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