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医学捌号楼
台湾医界最近两年来又重新开始关心社会,在医学教育、文化运动、社会改革、医疗问题或政治问题都积极地参与,尤其是自一年前台湾医界联盟成立之後,大家正庆幸台湾医界人士走出了从前自我设限的阴影,落实於关心社会的活动中,可是最近有几股逆流,将使台湾医疗、医学研究及教学大开倒车,丧失台湾的尊严,更可能影响台湾人民的健康及福祉。
像台湾社会一般的『中国热』,医学界人士也争相去中国访问,也邀请中国医疗人士来访。民间互相访问更多,当然这些互访人士中三教九流人物都有,最令人莫名其妙是一些学术界、医界的大老们,一趟或数趟中国回来後,大概被中国宣传所迷惑,发表一些台湾科技或医疗不如中国之言谈,对这种『媚中』的心态,很难了解。
贵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吴大猷先生,去中国访问後,发表『台湾基础科技不如中国』的论调,引起许多人之不满。美国德州贝勒大学医学院许重义教授更举出客观的数据来反驳(原文刊载自立晚报去年十月廿三日自立论坛)。他以中、台两方在国际上经过研究同仁评审发表的原始有关医学生物学的论文为准,且不论中国有五十倍台湾的人口,一年间台湾有825篇,中国有455篇。若以排名前一百名的杂志为准,台湾有27篇,中国只有8篇。这种如许教授所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论调』,不但『对台湾科技学者有很大的冲击』,影响所至连一些报刊也宣扬这种『不如中国』的报导,甚至中国的医师来访也被认定是来替吴大猷开刀,好似台湾医师落伍到没资格给吴先生开刀似的。
医界的大老及龙头(报上用语)也争相前往中国访问,游罢回来虽不致有像吴先生那样的论调,对中国的中医除了大力推崇中医以银所谓『中西医合一』方案。目前也是各国、医学及生物学正是突飞猛进的时代,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免疫学及治疗学等都是日新月异关键时机,台湾急需用大量资源来迎头赶上。可是由於医界及政界大老们的鼓吹,这些原本就不甚充沛的资源,被分散到治疗功效仍不知数的中医治疗,以及近似盲目地热中於中医研究。
对中医尤其是中国的中医最热心推动莫过於杨思标先生。杨先生去了中国几趟,到处演讲,参加研讨会、写文章鼓吹。由於杨先生曾是台大医院及医学院院长,台湾医学会会长等等重要职位,他的鼓吹影响甚大。中医在最近百年来已渐渐式微,连中医学系毕业生也多数以执西医为业。可是自三年前公保劳保受政治的压力,开放给付给中医後,中医消耗了很多的资源。这几年来台、中两地交流频繁,中医由於政治的影响而渐抬头,尤其是藉着『中西医合一』的方案。
杨先生在去年台湾医学会中提出他『央西医合一』的方案,此方案在去年『台湾医界』十二月号也刊载。照他文中的建议会再消耗台湾更多的资源。他建议每年将中医系二百名毕业生用公费送去中国研究进修一年,公私立医院设中医部,医院各科(如内、外、儿妇……等科)设中医分科,由中国聘请教师到台湾各个医院教授中医,各医学中心设中医研究所、家庭医师训练之一年专业中医(开始时送到中国受训),用台资在厦门或上海建医院训练台湾医师的中医临床训练等。
医学学术也一窝风的要研究中医。中医研究有其必要,但是国科会用几千万的资源动用全国九大医学中心,去研究中医把脉诊断及试验中药对气喘病『扶元固木』的药效,着实浪费资源。国科会生物处谢贵雄处长的文中(景福医讯去年十二月号),高唱中医中药是「中国文化之宝藏和精髓」。没有先做小规模的初步试验就推广到九大医学中心,各门诊中由中西医同时坐阵诊治,更糟糕的是影响其他省市立或较小医院,有样学样,也都跟进一起来「中西医结合」。心中一直想,假如用同样的资源,用最先进的方法去研究台湾问题严重的肝炎、肝癌、鼻咽癌等等,想更能有如谢处长该文所言使台湾医学「在世界医学上占有一席之地,进而造福全人类」。
台湾西医界的医师公会也被影响,成立「传统医学委员会」由吴坤光理事长领衔推动。在「台湾医界」今年一月号上一座谈会的记录这些西医委员们表示有兴趣去学中医,更都表示医疗资源转流入中医。这委员们的近程目标是「修习多少学分後有权作中医处方」,看来西医也想去分中医的资源,难怪中医界非常反对西医成立「传统医学科」谁想被人分一杯羹。
大众媒介也大肆喧嚷中国中医界的成果,中药自中国源源进口,不止是药材,一些不知名的中医成药公开或走私地进来。这些成药造成台湾卫生署极大的困扰。卫生署检验来自中国的中药,发现有许多含有毒的重金属,或未合格的西药成份。由於媒体的渲染,一些医师或非医师的人员到台湾来替人治疗。不久前报上也刊载一些电视介绍中国的风光时,常过份报导中国的「奇医」、「神医」,有些人甚至因此跑到中国去求医,不但破财,而且病情转恶或受害不已,卫生署函请电视台少报导这种会影响人民健康的节目。
这些医界之逆流在报刊或各种杂志包括医药专刊,都很少人批评讨论。台湾医界联盟去年三月就成立、更欣闻今年二月底医界联盟与教育部举办医学教育研讨会,想从教育上来改革台湾医界的问题。台湾医疗界大概是全世界最脏乱之地,中医、退役军医、药房中药剂师及药剂生执医、江湖郎中,以及各种非医疗人员之执行医疗行为等等。希望医界联盟也正视台湾医界的乱象,研究讨论提高医疗保健之水准。
原载自立晚报并转载於台湾医界联盟通讯
像台湾社会一般的『中国热』,医学界人士也争相去中国访问,也邀请中国医疗人士来访。民间互相访问更多,当然这些互访人士中三教九流人物都有,最令人莫名其妙是一些学术界、医界的大老们,一趟或数趟中国回来後,大概被中国宣传所迷惑,发表一些台湾科技或医疗不如中国之言谈,对这种『媚中』的心态,很难了解。
贵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吴大猷先生,去中国访问後,发表『台湾基础科技不如中国』的论调,引起许多人之不满。美国德州贝勒大学医学院许重义教授更举出客观的数据来反驳(原文刊载自立晚报去年十月廿三日自立论坛)。他以中、台两方在国际上经过研究同仁评审发表的原始有关医学生物学的论文为准,且不论中国有五十倍台湾的人口,一年间台湾有825篇,中国有455篇。若以排名前一百名的杂志为准,台湾有27篇,中国只有8篇。这种如许教授所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论调』,不但『对台湾科技学者有很大的冲击』,影响所至连一些报刊也宣扬这种『不如中国』的报导,甚至中国的医师来访也被认定是来替吴大猷开刀,好似台湾医师落伍到没资格给吴先生开刀似的。
医界的大老及龙头(报上用语)也争相前往中国访问,游罢回来虽不致有像吴先生那样的论调,对中国的中医除了大力推崇中医以银所谓『中西医合一』方案。目前也是各国、医学及生物学正是突飞猛进的时代,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免疫学及治疗学等都是日新月异关键时机,台湾急需用大量资源来迎头赶上。可是由於医界及政界大老们的鼓吹,这些原本就不甚充沛的资源,被分散到治疗功效仍不知数的中医治疗,以及近似盲目地热中於中医研究。
对中医尤其是中国的中医最热心推动莫过於杨思标先生。杨先生去了中国几趟,到处演讲,参加研讨会、写文章鼓吹。由於杨先生曾是台大医院及医学院院长,台湾医学会会长等等重要职位,他的鼓吹影响甚大。中医在最近百年来已渐渐式微,连中医学系毕业生也多数以执西医为业。可是自三年前公保劳保受政治的压力,开放给付给中医後,中医消耗了很多的资源。这几年来台、中两地交流频繁,中医由於政治的影响而渐抬头,尤其是藉着『中西医合一』的方案。
杨先生在去年台湾医学会中提出他『央西医合一』的方案,此方案在去年『台湾医界』十二月号也刊载。照他文中的建议会再消耗台湾更多的资源。他建议每年将中医系二百名毕业生用公费送去中国研究进修一年,公私立医院设中医部,医院各科(如内、外、儿妇……等科)设中医分科,由中国聘请教师到台湾各个医院教授中医,各医学中心设中医研究所、家庭医师训练之一年专业中医(开始时送到中国受训),用台资在厦门或上海建医院训练台湾医师的中医临床训练等。
医学学术也一窝风的要研究中医。中医研究有其必要,但是国科会用几千万的资源动用全国九大医学中心,去研究中医把脉诊断及试验中药对气喘病『扶元固木』的药效,着实浪费资源。国科会生物处谢贵雄处长的文中(景福医讯去年十二月号),高唱中医中药是「中国文化之宝藏和精髓」。没有先做小规模的初步试验就推广到九大医学中心,各门诊中由中西医同时坐阵诊治,更糟糕的是影响其他省市立或较小医院,有样学样,也都跟进一起来「中西医结合」。心中一直想,假如用同样的资源,用最先进的方法去研究台湾问题严重的肝炎、肝癌、鼻咽癌等等,想更能有如谢处长该文所言使台湾医学「在世界医学上占有一席之地,进而造福全人类」。
台湾西医界的医师公会也被影响,成立「传统医学委员会」由吴坤光理事长领衔推动。在「台湾医界」今年一月号上一座谈会的记录这些西医委员们表示有兴趣去学中医,更都表示医疗资源转流入中医。这委员们的近程目标是「修习多少学分後有权作中医处方」,看来西医也想去分中医的资源,难怪中医界非常反对西医成立「传统医学科」谁想被人分一杯羹。
大众媒介也大肆喧嚷中国中医界的成果,中药自中国源源进口,不止是药材,一些不知名的中医成药公开或走私地进来。这些成药造成台湾卫生署极大的困扰。卫生署检验来自中国的中药,发现有许多含有毒的重金属,或未合格的西药成份。由於媒体的渲染,一些医师或非医师的人员到台湾来替人治疗。不久前报上也刊载一些电视介绍中国的风光时,常过份报导中国的「奇医」、「神医」,有些人甚至因此跑到中国去求医,不但破财,而且病情转恶或受害不已,卫生署函请电视台少报导这种会影响人民健康的节目。
这些医界之逆流在报刊或各种杂志包括医药专刊,都很少人批评讨论。台湾医界联盟去年三月就成立、更欣闻今年二月底医界联盟与教育部举办医学教育研讨会,想从教育上来改革台湾医界的问题。台湾医疗界大概是全世界最脏乱之地,中医、退役军医、药房中药剂师及药剂生执医、江湖郎中,以及各种非医疗人员之执行医疗行为等等。希望医界联盟也正视台湾医界的乱象,研究讨论提高医疗保健之水准。
原载自立晚报并转载於台湾医界联盟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