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0717134
振兴中医药要解决好三个关键性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99期
     孟长海 王治英 河南中医学院

    中医历经5000余年不衰,然而由于中医在近代所遭受的摧残,使其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振兴中医药、发扬国粹,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愿,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此,笔者试对中医标准化、中医人才培养、中医发展的保障等三个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找出振兴中医事业的有效方法。

    一、中医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1.中医标准的国际现状

    目前,中医在国际上发展虽然很快,逐渐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承认。然而,中医在国外的事业基础还很脆弱。行医规模过小,而且多是从事单一的针灸按摩疗法,中药的使用还受到许多国家的限制,仍停留在食品和保健品的行列,对从业人员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从业门槛较低,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有高有低,在某些国家及地区甚至走了样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医疗事故在所难免,中药毒性等事件相继出现,为中医药的声誉蒙上了阴影。因此,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医呈现出不规范和混乱的状态,而真正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并没有得到普及和发扬。正因此,在中医药行业内推出国际标准,对全球性的中医药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 http://www.100md.com
    2.国内中医标准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医没有遵循自己的发展规律,自身评价体系被禁锢,从而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由于没有自己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只得套用或借用西医的评判标准,凡事都跟西医挂钩,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甚至包括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等。中药新药申报按照西药标准,中医院按照西医院模式改建,人才按照西医院校的培养方案,这样一来,中医西化现象严重,中医医院失去特色。几十年来,中医学术发展滞缓,仍旧停留在“验证”医学阶段,把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和人类实验重新进行考证,进行统计处理,疗效认定西医说了算,缺少实质性的发展。《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在医疗事故鉴定中,仍不能作为判断临床疾病诊断正确与否和疗效好坏的标准。

    3.紧迫性和可行性

    当前中医的发展面临着危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全国知名老中医日渐稀少,新的中医梯队“发育”不健全。中医发展一直跳不出西医的圈子,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本质。相比较西医而言,中医明显地落伍了。究其原因,这与缺乏自身标准和评价体系密切相关。中国的药材出口,是单纯的粗放型经济,大多以食品或饮食补充剂形式出口,处于只追求利润,而缺乏民族品牌的保护,缺乏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国内对中医信心不足,主动权失控,而千方百计地等待国外,尤其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认可的状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振吉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领域之一,中国在制订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上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优势,也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显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制订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条件是不成熟的,而由中国制订,既符合国际惯例,也具有权威性。笔者认为,亟须制订的标准包括: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中医药从业人员标准、中医及诊疗设备标准、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和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等。同时,国内中医的被动和从属地位必须尽快改善,这也依赖于尽快建立中医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
, 百拇医药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标准化是事关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总体上只是跟踪追赶和被动适应,由我国起草的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的数量不足2‰。所以强化中医药标准化意识,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以规范中医医疗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和提高中医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构建现代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可以作为突破口。

    二、中医人才培养问题

    1.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中等中医药专科学校45所,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27万。全国有58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中医药院、系或专业,184所卫生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中医药24个重点学科(78个建设点)已进入中期评估阶段。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以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为目标,先后共确定老中医药专家1607人次,培养继承人2285人。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第一批在全国遴选了215名中青年临床学术骨干进行培训。尽管如此,中医人才教育仍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冲击。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中医人才西医化,受制于西医;中医人才出路没有保障;中医高层人才短缺,培养机制欠合理;中医院校相对落后等等。
, http://www.100md.com
    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基本上被学院教育取代,而学院教育采取的是西医的办学模式,单纯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市场的萎靡不振直接影响到中医的学院式教育,中医的高层次人才对中医的投入热情降低、对中医的掌握情况明显不足,很多人尤其是高学历的中医人才甚至背叛中医、否定中医,成为中医的掘墓人。有些大学毕业生中医基础薄弱,不能胜任中医临床,不能真正地按照中医的临床思维和辨证施治,也是当今中医教育的失败之处。

    2.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中医人才

    (1)中医需要学习西医知识

    许多人把中医萎缩的原因归结在中医西化。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能构成中医萎缩的根本原因,而是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科学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中医发展的特点需要经验的积累,中医低年资医师与西医同等医师在发展中处于相对不平衡的位置。单纯的中医西医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中医师学习西医有很大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医的不足,而且笔者认为中医更应该努力学习西医知识,扩大视野和思维,赶超西医同等水平。与此同时,要摆正位置,毕竟我们是中医。要学习西医但不是替代中医,站在中医发展的角度,我们更应该以光大中医为己任,需要对西医有所取舍,要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借鉴西医,可以“西为中用”。要充分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培训和提高,提供充分的中医临床实践场所,在实践中掌握,力求中西医知识贯通,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中医人才。
, 百拇医药
    (2)中医需要多学科发展

    现代社会呈多元化、开放型发展,人才的培养也应倾向于综合化、复合型。培养文理结合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已成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医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所包含的自然、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内容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当前亟需培养的中医人才包括:中医临床专业人才、中医管理人才、中医信息人才。要不拘一格地加强中医管理人才和信息人才的培养,建立广泛的人才网络,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加强中医自身内涵培养。中医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医药管理要建立在行业管理的基础之上,要结合中医特点培养优秀的中医管理人才。另外,笔者认为中医振兴关键在群众,群众中医知识丰富了,有了中医思维,中医才能有市场。目前中医宣传人才匮乏,宣传阵地萎缩,从而导致中医的名词术语离现代人越来越远,群众对中医就越来越难以接受。因此,笔者认为,中医科普宣传是中医市场做大做强的重点工作,努力培养中医的宣传人才,鼓励更多的中医专家进行中医科普的写作是扩大中医阵营的重要策略。
, http://www.100md.com
    三、中医的保障问题

    中医的振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中医的振兴事业中有所作为,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来支持中医的发展,为中医发展提供保障。

    1.充足的财政支持,为中医的发展提供后盾

    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地方对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事业的政策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贯彻落实不力,对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投入较少。笔者认为加大中医药投资力度是振兴中医的重要环节。三个方面应该是其投资的重点:(1)中医基础性研究和建设。主要用于中医医院和中医社区服务站的基本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增加服务功能、购置医疗设备、提高服务质量等。(2)投向人才。大力引进人才,改善人才的培养环境,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为继承中医事业选好接班人。(3)投向中医技术保护。长期以来,中医药产业的关键技术保护不力。中医药作为民族特产,属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该加大投资和保护力度,以防止中医精华外流。
, http://www.100md.com
    2.加强领导和管理,规范中医药市场

    目前,中医药行业存在着种种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为中药行业层次不一,准入标准偏低,市场秩序欠规范,中医学术、科研缺乏实事求是氛围等。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建立规范的行业管理制度。加大对中医外部环境的整顿,坚决取缔打着中医旗号进行欺骗活动的伪中医,从广告审批、发布、监管等环节入手,整顿中医药市场。(2)建立中医学术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中医内部学术的规范和指导,加强科研精神教育和培训,确立合理有效的人才考评机制和科研鉴定方案。(3)加强中医行业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监督,提高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能力,努力提高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统筹、协调医疗工作的能力,提高对医疗机构的指导、检查、评价、管理和监督能力。

    3.扩大中医宣传阵地,建立公平机制

    作为政府,要为中医的发展造舆论,为其科学性进行宣传,扩大中医宣传阵地,建立沟通渠道,开拓市场,提供中医发展的公平平台。明确各级政府在发展中医事业中的责任,加强对中医事业的领导,将中医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保护、扶持、发展中医的政策,通过媒体进行中医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推广,为中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空间。同时要中西医并重,在投资上公平公正,中西医平等对待。保护中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肯定其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职称评审以及人才调动方面给予优惠。规定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科室,并要定期引进中医人才,支持其进行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改变中医师在综合医院中的从属地位。同时加强中西医的交流和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完善就业体系,合理有效地开发老中医资源

    中医教育的关键是出路问题,人才要有用武之地,有体现价值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政府应该为中医人才的出路做好配套改革,扩大就业范围和就业机会,建立良效就业机制。建立农村医疗人才控评机制,为中医人才到基层工作做好政策、经济、福利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建立人才库,促进人才的合理化流动,为优秀中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名老中医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热情,合理有效地对其经验进行开发和利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