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0713040
阴阳五行经义--中医的理性及其道本质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论曰:中医独传阴阳,阴阳本出“实”际;国学同契五行,五行中寓“道”理。

    一、楔子

    本论的主题,是围绕着阴阳五行经义展开的,目的是想以此为切入点,就国故整理及中医的科学化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本人的这些想法,并不一定成熟,谨表而出之,以就正于同道,望大家能畅所欲言,使问题的探讨深入下去,这将是作者的最大愿望。

    毋庸讳言,我的专业本是西医,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不妨对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有些业余的兴趣。当然,本书的关注中医,并不是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当然也不排除用中药治病),而只是想重点谈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中的基础——阴阳五行的真正含义。是想放在国学背景下,回顾一下先民所谓的“阴阳相贯如环”《灵枢·营卫生会》的“阴阳循环论”的古义,展望一下“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素问·玉机真藏论》的“五行藏象说”的前景(五行藏象说,绝不同于“人心土藏,居身之中”《说文解字》的实体脏位观),看一看中医到底可以对世界医学做些什么贡献,中医又有哪些自己独特的优势?

    ——先交个实底,其实,中医有着比西医更完善、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且相对更容易把握,只是可能由于某些人文或封建政治影响而至于阴阳理论失传,进而五行经义不明,这也正是我对中医情有独钟,进而想使这理论体系复归于完璧的原因。

    书中可能要对中医现行的一些说法,指出其不当之处,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杀回马枪,正因为我是从中走出来的,所以就常能给它致命的一击;本书的目的就是想恢复中医本应有的生命力,然而这决不是在下一己之力所能及。扁鹊有言,“越人非能生死人也,其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则中医的生命力固本自在焉,而能使之起者,亦必存乎同道矣!

    二、阴阳的“道”理及脉学要义

    有人可能会问,西医难道可以和中医放在一起讨论?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就好像一个人可以同时学习英语和汉语,两者不但不会相互干扰,而且还会在文理相通处互相启发。那么,中西医的共通之处在哪里,哪一个更科学些?我想,它们的共通之处,应该是两者的共同的研究对象——人体,当然,两者都可以自成体系,互有短长,不好说哪一个更科学,而中医则更以其易把握性、空灵性见长。譬如,中医的阴阳是一种动态的观念,阳在外而阴在内,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这是说的人体气血/物质的交流机制。,这和现代医学的动静脉循环机制比较相似,但却远比循环系统有更广泛的意义,诸如汗出、呼气、呕吐、便溺、血液流失,在中医认为皆为阴的外出,同理,饮水、吃饭、服食、吸气,以至于静脉的回流、液体的输注,在中医都可认为是阳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