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740
反驳西医学的疾病观,系统医学的疾病定义,未来的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论疾病的本质

    疾病的本质是什么?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但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却并不象想象中那么简单。实际上,人们对于疾病本质的追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认识过程,至今也还没有形成清晰满意的答案。由于疾病认识上的偏颇,临床治疗的误区几乎随处可见;而明确疾病的本质,无疑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故不揣浅陋,述之于次。

    1关于疾病本质的过去的几种观点(1)

    对于疾病本质这个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同的回答。古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谓疾病就是这四种体液的比例失常;而几乎同时代的中国医学经典医籍《黄帝内经》则提出:“偏阴偏阳谓之疾”,疾病的本质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调。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及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1682~1771年)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其后不久的法国毕夏(1771~1802年)则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1821~1902年)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甚至断言“谁再提出全身性疾病问题,那时他把时代搞错了”。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又有人认为所谓疾病就是基因的病变。以上所述大致是人类医学史长河中关于疾病本质的最有影响的几种观点,其中细胞和基因学说尤其重要,它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代表了现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似乎很少有人对其正确性产生疑问。可是,疾病的本质真的就是所谓基因或者细胞 的病变吗?
, http://www.100md.com
    2论疾病的本质不是基因或者细胞的病变

    不可否认,魏尔肖细胞病理学说的建立,是人类疾病认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细胞病理学说的指导下,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但是同时,由于许多重要的临床现象在细胞病理学说中得不到妥善的解释,其理论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多数精神疾病和为数众多的所谓功能性疾病在细胞病理学说中找不到位置,更有许多的疾病被冠以“病因不明”的尴尬称号,使人不得不对其正确性产生怀疑。假如一切疾病都是“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那么,治疗的着眼点必然应该是恢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可是,临床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就 其结果来说是直接导致了病变细胞的死亡,而不是恢复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然而我们却认为疾病治愈了,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再者,人体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不计其数的细胞衰老或者死亡,难道这是患病了吗?其次,假如疾病的本质真的是人的细胞病的话,是否人一旦有了一个肿瘤细胞就应该诊断肿瘤呢?那样世界上又该有多少肿瘤患者呢?种种矛盾提示疾病的本质不可能简单的以细胞病来概括。
, 百拇医药
    也许有人认为细胞病理学说的局限性是由于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希望细胞病理学说的种种矛盾可以在未来的基因病理研究中得到圆满的解决,这代表了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首先,上文所述的几个问题同样可以适用于基因病理学说。再举个例子(2),依据基因病理学说,癌症是由癌基因导致的,有些人乐观的认为,只要发现癌基因,改变或者置换癌基因,人们不就不得癌症了吗?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发现癌基因,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却表明:癌基因实际上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因,不但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广泛存在,而且在鼠、羊等动物甚至单细胞生物中也广泛存在着,主管细胞的增殖分化等重要功能。也就是说,所谓癌基因竟然是人体细胞的正常基因,这是个十分有趣却又意味深远的发现,这个事实 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癌基因的认识, 现在一般的看法认为:癌症的发生其实是由于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平衡失调,从而使癌基因不适当表达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并没有病,怎么能说疾病就是基因病呢?

    3论所有疾病的共同本质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自稳调节紊乱(3)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疾病不应该简单的归结于细胞的损伤,也不是基因的病变,那么,疾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种种证据表明: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仅仅在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各种要素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因此,考察疾病本质,必须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这些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而这些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完成的。现代医学最新的进展表明:人 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无一不受这个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它们既是这个系统的成员,亦接受这个系统的调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正是因为内外条件的变化超过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能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在不同层次上发生紊乱,所以才使正常的基因变成了致病的基因,正常的细胞变成了病变的细胞,正常的组织变成了病变的组织,正常的器官变成了病变的器官,正常的人变成了患病的人。例如上文所述癌症的研究,人们也许要问,癌基因既然是细胞的正常基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的原癌基因变成了异常的致癌基因呢?进一步的研究已经表明:原癌基因的不适当激活或突变与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及粘附分子的紊乱密切相关,而细胞生长因子和粘附分子正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重要活性分子。从另一方面说,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生命所必需的所有遗传信息,每个细胞的DNA双螺旋结构和次序也是相同的,具有非常可靠的稳定性,而作为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基因在不同细胞、不同时间的具体表达方式却并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基因内部的相互作用么?!显然这种解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那样的话,具有同一套基因库的细胞应该结构相同,功能一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各种细胞的基因序列虽然完全一样,但是具体基因的表达却是受整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控制的,从而使其表达服从于人整体的不同需要。正是由于化学、病毒等致癌物质使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发生紊乱或使基因的表达逃脱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才使正常的原癌基因变成了异常的致癌基因。原癌基因变成了致癌基因,是不是就意味着细胞发生了癌变呢?不是的,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下,癌变基因大部分可以被修复,只有在内外环境损害因素的反复作用下,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细胞水平上发生紊乱,从而使癌基因过度激活或抗癌基因失活,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平衡失调,才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了肿瘤细胞。现代癌辨多阶段学说认为:正常细胞往往要经历4~6次突变才可能发展成肿瘤细胞。(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获得了自我繁殖的能力,不再受致癌因素的损害刺激,细胞寿命延长,从细胞的立场上说,是达到了细胞自己的最佳状态,可是这个细胞社会的叛逆者自己的最佳却恰恰是人整体灾难的开始,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考察疾病的着眼点是应该放在细胞水平上还是应该放在人的整体水平上呢?!)一旦有了肿瘤细胞,是否就意味着人得了癌症呢?也不是的。实际上,从肿瘤细胞到器官癌变再到影响整体的人,往往要经历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漫长征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无处不在。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下,癌变细胞大部分可以被清除,只有在内外环境的损害因素长期反复的综合作用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整体水平发生紊乱,才使正常的人变成了患病的人。至于所谓功能性疾病和大多数精神疾病则多是只是导致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而并未引起细胞或器官的形态改变,其他疾病亦可依此类推。因此笔者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才是所有疾病的共同本质,而所谓疾病就是在内外环境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假如您不相信,请仔细地想一想,您又能举出临床上哪一种疾病不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表现形式呢?
, 百拇医药
    4结语

    自从1977年恩格尔发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以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法虽然已经逐渐被广大医师所认同,但是,至今为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的疾病观,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的生物医学仍然牢牢统治着医学界。笔者认为,只有树立疾病从本质上说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的观点,才能够彻底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医学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参考文献:

    (1)祝世讷,系统中医学导论,湖北,第1版,湖北科学技术出报社,1989:8,28

    (2)(日)黑木登志夫著,钱君译,人为什么得癌,北京,第1版,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90

    (3)王迪浔等,病理生理学,北京,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82,4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