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713371
(内经共研2)人参天地,故可为解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故昨日 夜观内经之阴阳清浊篇。甚好,帖出为此论题之先,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望大家积极跟帖,以完善此论题

    阴阳清浊第四十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歧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歧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歧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歧伯曰:气之大别,浊者注阳。清者上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歧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轻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希望大家还能看得下去。先申明上文无一字错误。为了让大家少花时间,先理出头绪:

    本文大意

    1“受谷者浊,受气者清”--- 肺气故为清,胃气故为浊。然“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故肺气再分清浊,清中之清者上走空窍,清中之浊者,下注于经(“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浊中有清,故胃气又可再分清浊,其浊中清者,上出于口(胃之清气,上出于口);浊中更浊者,未言其走向,然其言“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阳为大肠经,故推浊中更浊者,下走大肠。

    咳,经此一分析,内经似乎已无韵味,还是看原文的好。算了

    2 治法可一看。然有一问“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是否用易数调,其理太玄,一直不解,本以为为玄学,内经中却有,而且不只一处(如 法于阴阳,和于数术)。不知那位高人能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