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71378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大彭

    尊敬的邱老师,你好!我是一名部队军医,从事部队基层医疗工作。我学的是西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

    一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换心换肾试管婴儿似乎无所不能的今天,我们的当代医学在解除百姓简单痛苦方面仍是束手无策,如头痛,失眠,顽固性咳嗽,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慌,中风,前列腺炎,咽部异物症,慢性肠炎,美尼尔综合症以及各式各样的植物神经紊乱等。在大学的内科教材上,大部分病种章节在结尾上说目前仍无根治的办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二是我们对待病人的治疗方法上总是老几样,最多还有老方法的翻新。我们目前临床医生治疗病人时根本不需要用脑。首先看是否有感染,开出化验单检查单,如证实什么炎的话,很简单抗炎治疗,其次看有没有器质性疾病,如证实是长什么瘤最好,送外科手术。如果不是前二者的话,医生就会一头雾水,甚至会说你没什么病,休息几天就会好的。假若你还在向医生诉说你的痛苦,那他就拿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紊乱来搪塞你。你还罗嗦的话,就罩你一个怪人怪病!干了多年的外科老主任调侃自已不过是个老道的屠夫,外科医生是否优秀主要看是否有一双巧手。在大学学了五年和培训六个月的内科医生在治疗效果上并无差异。

    三引起我们人类疾病的原因真的是那么单一吗?翻看内科教材,极大部分病种都和什么炎挂上钩。翻看外科教材,除了外伤出血骨折就是肿瘤与炎性病灶。对肿瘤之类的病在发病原因上表述为目前还不清楚发病机理。

    四是几乎所有西医讥笑中医,中医几乎是落后与愚昧的代名词。中医迟早要淘汰已成多数人的共识。国家中西医并重的政策真的要变吗?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就这么没价值,这和辨证唯物主义提倡的吸收精华踢除糟粕的发展观相违背啊,中华民族历史真的那么虚无,西方历史文化真的那么科学吗?

    五是大医院治不好的病而土郎中能治好,这些不过是巧合吗?在我人亲戚朋友当中有不少人得的病在大医院花大钱没治好回乡土郎中偏方治好,我的一个姐姐婚后五年未孕,在大医院诊断为附件炎,抗炎治疗就是不孕,吃中药几个月后就怀上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说巧合也太过分了。我想几千年的中药自有其道理。

    六是在分科越来越精细的今天,精微治疗是不是代表今后治病的方向,而以宏观判断著称的中医模糊治疗退出历史舞台?精确微细是科学,宏观演绎不是科学,现代人都是这么样想的。

    七是否济世救人的提法已过时了,你看哪家医院不是拼命的赚钱?明明不是炎症,也开出了消炎药,明明普通抗生素就足以,非给你用进口的抗生素,为什么?利润。医院成了赚钱的机器,因病致贫不乏其数,江苏省沭阳县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都卖给个人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医生在想着法赚钱的驱使下,心绪浮躁急功近利搞学术研究能成吗?有几分心思用在减轻病人的痛苦上,难怪有那么多的医生搞第二职业。

    多年来我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西医局限微观的思维模式和我的宏观思维产生了强烈的内在冲突。我这个人生来喜欢带着怀疑看事物,自从学了唯物辨证法后,对我的世界观影响很大。对西医教材进行精研细读以后,我明显感觉这个教材的精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是机械唯物主义,不能用全面的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产生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仍然被当今主流医学不断地重复着,疯狂地奉为圣旨,我真的感到奇怪,当今的世人为什么不能指正这样的错误,想起文革那段举国疯狂的时期,想起亩产百万斤的年代,人人进入相当的“境界”,只有极少数人是清醒者,真理往往站站在少数人这边。我仿佛明白少许。

    接触中医已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我发现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了的病,就很奇怪,我试着找点中医书看看。我真惊叹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早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者,虽然他们没提共产主义,但他们的立场,观点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朴素的唯物主义。在《黄帝内经》和《易经》面前,我们是小学生,不是现在媒体简单峰几句话所评论得了的。通读历代经典巨著,受益匪浅,过去的困惑感减轻很多。

    九月初在邱老师购得一本《朱良春杂病特色发挥》,感叹良久。对老师的成长历程,我佩服!尤其对老师的一些观念非常有认同感。如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等药的使用,我们现在的药界竟把一些中药的特性理解为药的毒副作用,所谓的毒副作用是对正常人而言的,而对病人来说,正是他所需的,吃下去后病人反而会觉舒畅。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当前中医界深受西医思维的毒害,存在西医加中药的简单治疗,甚至是成普遍现象,真正用辨证思维治病的医生已不多了,结果大大地降低了中药应有的疗效。辨证施治——这一中医精髓面临荒废旁用的危险。中医完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唯有老老实实地临床,用辨证的思维看病才有收获。十年来我的中医成长历程告诉我,中医有其无穷的魅力和博在精深的历史渊源。学中医,我走对了路!

    非常昂摹老师的才华,非常想聆听老师的教诲,不知老师能否给学生一个讨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