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012
义不容辞(一):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藏象!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原创]义不容辞(一):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藏象!

    义不容辞:必须先弄明白什么藏象!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土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 http://www.100md.com
    ——《素问·六节藏象论》

    一、藏象,是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之上的!

    春,少阳;夏,太阳;秋,太阴,冬,少阴。脾不主时。

    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阳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四者,轮流周天,并非中居的地,故曰阳,而有阳中之少阳、太阳、太阴、少阴的不同;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一者,不偏不倚,实为居中的地,故曰阴,而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凡阳胜过阴,入多于出,就会渐长;凡阴胜过阳,入不敷出,就会渐消。春夏秋冬,都是阴阳的不正常关系,所谓病理。春:阳胜过阴,然而,阴阳俱虚少,谓之少阳;夏:阳胜过阴,然而,阴阳俱盛长,谓之太阳;秋:阴胜过阳,然而,阴阳仍盛长,谓之太阴;冬:阴胜过阳,然而,阴阳已虚少,谓之少阴。——太少阴阳,太少以当时的虚实状态言,阴阳以动态的变化趋势名。阳胜过阴,入多于出,变化趋势是“阳道实”,而春初尚少,夏至已多/太;阴胜过阳,入不敷出,变化趋势是“阴道虚”,而秋初尚多/太,至冬已虚/少。
, 百拇医药
    王冰,不明此义,谓“少阳居于阳位,而王于春,故曰阳中之少阳”,而又说“肺藏为太阴之气,主王于秋,…位非阴处,以太阴居于阳分,故曰阳中之太阳”,反而忘了前面刚刚说过的居于膈下的肝,也叫做阳中之少阳的“破例”,这就叫做管头不顾尾,顾此则失彼,难于自圆其说,《新校正》早就指出了王冰注的这种不足。然而,王冰书中的“经文”,总还是正经得很,不敢妄置一字,臆改一文,这却是他的长处!到了《甲乙经》、《太素》以及“全元起本”,则更不知“四时”阴阳经义,竟改肺的太阴为少阴(秋时阴阳俱盛实,怎可能反“少”于冬时?),又改肾的少阴为太阴,详见《新校正》林亿注!

    古籍的整理,势在必行了,又何止是今日才提出来的问题,早在宋林亿时已经如此。感谢王冰,感谢林亿!感谢这些有识之士保存了真正的古籍!

    二、“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已如前述。土居中不主时,更无偏颇的病理。
, http://www.100md.com
    重要的是,此文紧接着的下一句:“凡土藏取决于胆也”,这真是一个打不清的官司!由于竖写的行文习惯,“土”字,讹作了“十一”,然而,五脏六府,总数十一,若除去了胆,所余者只有十个,又怎可谓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呢?于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更有甚者,既然已经争论起来了,就莫衷一是,也就是说,没有定论可言,那么,谁都可以插上一嘴,所谓“置喙”,于是,众说纷纭起来!这其中,就有“凡十一脏,阙如胆也”的论述,不可不辨,只是为了学术,并没有其它的意思,故曰“义不容辞”,不得已也,望见谅!

    那篇文章,也认识到了“胆”的作为奇恒之府的非同一般之处,其中也不乏引人入胜之“文”,只是略失于“质”,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正是因为“胆”的作为奇恒之府的非同一般之处,才有了不属于“土藏”的特质,因为土藏的特点是“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所以,《六节藏象论》才在逐一的论述了五藏、六府中包括三焦在内的五府之后,专门把“胆”着一个“奇恒之府”提出来,单独隶属于“天”,而不是同其它五府以及脾藏的隶属于“地”!故曰“土藏取决于胆也”,《老子》经文“地法天”的居中“道”理;土藏又不是一个,故曰“凡土藏取决于胆也”,《周易》坤卦“直方大”的兼容“脾”气。
, 百拇医药
    三、气口候阴,人迎侯阳,两者相应,俱来俱往,若引绳大小齐等,如是者,名曰平人!这是生理。

    如果,人迎大于寸口,知其阴出的不及/或者阳入的太过,阳胜过阴,入多于出,谓之“阳病”,而有太少之异:“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若是,寸口大于人迎,则为阴出的太过/或者阳入的不及,阴胜于阳,入不敷出,谓之“阴病”,而有太少之异:“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所谓病理!

    至于六气如何应四时,而无非病理;张仲景如何用六气理论,建立了“脉证并治”的病理体系(讲到“治”,就肯定有病,无疑!),且听下回分解。然而,四时的病理模式,与夫不可道的平人生机,这才是“五行的经义”,才可以见“藏象学说”的实质,万不可反把它看成一个一个的脏器,说什么“肾有二”,而“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更不可以再生出个“脑髓为脏”的理论,还说是“脑髓可为先天之本,肾不可为先天之本也”,而欲蹈前人的覆辙,竟欲以“脑髓”易“命门”!

    学术讨论,不对人对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