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书名谈起
作者:刘渡舟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入或叫《伤寒卒病论》。此书问世不久,就因兵火洗劫而散佚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使此书得以传至今日。到了宋朝嘉三年(公元1057年)八月辛酉,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儒臣奉命校正医书时,考虑到“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因此先校订《伤寒论》十卷,于治平三年正月中旬竣工而颁行于世。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相互为用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版简称《伤寒论》以来,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热病的专著,而其杂病部分,则认为尽收于《金匮要略方论》之中,这种看法陈陈相因一直流传至今。
殊不知伤寒与杂病只能合论,方可体现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把杂病从伤寒中分开来讲,则大失仲景著书之旨。
这是因为单纯病伤寒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多。所以只论伤寒不及于杂病则就不够全面。况且人分男女,体有强弱,年分老幼,感邪虽一,而发病则异。
如果辨证不明杂病之理,则亦不能明伤寒之治。又有先患它病,后患伤寒,内伤外感杂揉出现,难求一致。所以,就不能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之原委。
柯韵伯深有体会地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柯氏之说,我认为非常正确。重要的是,六经辨证原为诸病而立、非为伤寒一病而没,方有执曾有“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伤寒之一病也”,他的论法使人眼界大开。
由此可知,《伤寒论》是将伤寒与杂病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挥六经辨证之特长。
如果把伤寒与杂病分成两个内容来论,我认为都是和仲景之学格格不入的。如果用这种分开的思想来指导学习,恐怕是降格以求,则就难免失其大而得其小了。
学习《伤寒论》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和掌握理法方药的治疗规律,这就是“从大处着眼”,这样才能求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境界。
余不敏,从事中医有五十余年之久,总结起来,《伤寒论》方法治疗外感热病的机会不过十分之三,而治内科杂病则十居其七,事实如此、胜于雄辨。, 百拇医药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入或叫《伤寒卒病论》。此书问世不久,就因兵火洗劫而散佚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使此书得以传至今日。到了宋朝嘉三年(公元1057年)八月辛酉,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儒臣奉命校正医书时,考虑到“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因此先校订《伤寒论》十卷,于治平三年正月中旬竣工而颁行于世。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相互为用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版简称《伤寒论》以来,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热病的专著,而其杂病部分,则认为尽收于《金匮要略方论》之中,这种看法陈陈相因一直流传至今。
殊不知伤寒与杂病只能合论,方可体现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把杂病从伤寒中分开来讲,则大失仲景著书之旨。
这是因为单纯病伤寒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多。所以只论伤寒不及于杂病则就不够全面。况且人分男女,体有强弱,年分老幼,感邪虽一,而发病则异。
如果辨证不明杂病之理,则亦不能明伤寒之治。又有先患它病,后患伤寒,内伤外感杂揉出现,难求一致。所以,就不能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之原委。
柯韵伯深有体会地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柯氏之说,我认为非常正确。重要的是,六经辨证原为诸病而立、非为伤寒一病而没,方有执曾有“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伤寒之一病也”,他的论法使人眼界大开。
由此可知,《伤寒论》是将伤寒与杂病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挥六经辨证之特长。
如果把伤寒与杂病分成两个内容来论,我认为都是和仲景之学格格不入的。如果用这种分开的思想来指导学习,恐怕是降格以求,则就难免失其大而得其小了。
学习《伤寒论》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和掌握理法方药的治疗规律,这就是“从大处着眼”,这样才能求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境界。
余不敏,从事中医有五十余年之久,总结起来,《伤寒论》方法治疗外感热病的机会不过十分之三,而治内科杂病则十居其七,事实如此、胜于雄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