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弊端之我见
欧阳恒
中医文献浩如烟海,理论博大精深,有形中似无形,无形中又见客观存在的事实。经过30年对我国历代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调研,有学者创立了中医体质学,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纳入中医基础理论范畴,这对临床研究是很的裨益的,也为临床研究撰写论文提供了典型的范例。中医在论治方法和手段上,从传统的辨证论治,到辨病论治、证病结合论治,甚至于直观论治在临床上也占有一席之位,总以疗效为出发点,把“疗效与中医并存亡”捆绑在一起,这是几千年来中医学术不断得到延续、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线。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问题摆在了中医可持续性发展的议事日程上,也因为这种进程有点过热、过快的缘故,往往给人们一种误导,中医传统理论似乎真的要被改造,现代中医理论也需要重新构建,中医理论与临床应尽量往西医那边去靠。一曰中医现代化与世界要接轨;二曰中西医结合多出成果;三曰纯中医是不行的,故临床研究论文讲的多是中医的疗效西医的道理,即套用西医的理论去释疑中医的治疗,中医硕、博士研究生论文的撰写也是这样,“中医疗效西医道理”就很自然地成了撰写中医临床论文的统一模式,且西医份量之重占到篇幅60%以上。在某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辨委员表决前,答辩主席询问答辩秘书:“套话写好了没有?”真是灵犀一点通,研究生要毕业,论文形式又都是一样,一上午通过3~4个同学的答辩,速度还不是太快。见某西医院校一学术权威人士参观某中医院校的实验室,对设备条件的完好和先进性,盛赞不已,可当其走出实验室门外,头摇得像泼浪鼓似的,长叹一声:“可惜闲置了。”套用,牵强附会;套话,华而不实,长此低水平的套用下来,渐显示出对中医学术发展并无实质性意义,对西医也无甚帮助。讲排场不求实效,搭花架子当摆设,造成中医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也带来中医人才的虚浮和匮乏。
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提取是中药资源开发的新方法,也被看成是西药的新发展,增加了西药的新品种,如对血竭抗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证实血竭活血化瘀的功能对硬皮病的治疗有软皮散结的作用;再如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有重大突破,就青蒿素而言已不是纯粹的中药了,但青蒿仍属草本中药材,其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其组方配伍间各成分的协调加强或抑制减弱作用,是不能取其1~2种成分代表其全貌的;白术是健脾益气药,单体实验其有免疫调节作用,还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增强机体的清洁自由基的作用,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影响,但与白术组方的数百种复方中,白术这种调节免疫、清除体力自由基的作用是否都是一成不变?抑或是加强或减弱了,抑或是另有其微妙的效应,在整个复方中,提出其综合效应的成分,是目前水平条件所不能达到的,孤立地进行疗效成分的筛选和实验,是解释不了其整体作用机制的。统一模式或公式化论文从表面上看来象中医,引经据典,古人论述云云;又似西医,生化指标、各类表格、数据统计等,可谓先进、现代。细一啄磨,中不中,西不西,令人雾里看花,到头来“中医不精,西医不通”。
药物是中医论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病人在医院一系列的行程,最后的环节是到药房取药,医药关系密切,名医也是离不开药的,医药间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必然联系的锁链,任意地人为地拆散它们是不科学的。中医疗效还是应出自中医的理论来表述,中医临床研究应从中医理论和日常临床经验去验证、分析和总结。观念改变行动,行动决定命运,任何一种对中医抱有怀疑,甚至十分不信,说话模棱两可的双面人,就不应拿中医的牌子去挡人。
清·吴师机借导“内外治殊归同途之理”,若没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如阴阳的分辨、脏腑的识别、经络的联系、气血之运行以及表里关系等等,有层次地串通一气,是撰写不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论证文章来。我国是中医的发祥地,几十上百年后世界中医应与中国接轨才对。令国人感到汗颜的是目前日韩出口的中药材成品占到世界各国出口总额的90%以上,而我国仅占3%,这种巨大的反差,与中医学术相对滞后、内耗大、模仿多、创新少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学科,多半也仅仅是停留在中、西药运用的结合上,中西医结合新医学理论的创建,将要度过一个相当长的历程才能柳暗花明,走进又一村。至于纯中医其实已不存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辨证、辨病的论治上,各有潜能,自有一套,当然舌的质地、舌苔的各种色泽、厚薄是要仔细看的,脉还是要恰当把握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清除误会,拒绝误导,走出“模式”圈外,埋头苦干,挖掘整理祖国医学遗产和名医的学术思想,撰写出具有特色的中医临床研究论文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B09.3
欧阳恒
中医文献浩如烟海,理论博大精深,有形中似无形,无形中又见客观存在的事实。经过30年对我国历代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调研,有学者创立了中医体质学,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纳入中医基础理论范畴,这对临床研究是很的裨益的,也为临床研究撰写论文提供了典型的范例。中医在论治方法和手段上,从传统的辨证论治,到辨病论治、证病结合论治,甚至于直观论治在临床上也占有一席之位,总以疗效为出发点,把“疗效与中医并存亡”捆绑在一起,这是几千年来中医学术不断得到延续、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线。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问题摆在了中医可持续性发展的议事日程上,也因为这种进程有点过热、过快的缘故,往往给人们一种误导,中医传统理论似乎真的要被改造,现代中医理论也需要重新构建,中医理论与临床应尽量往西医那边去靠。一曰中医现代化与世界要接轨;二曰中西医结合多出成果;三曰纯中医是不行的,故临床研究论文讲的多是中医的疗效西医的道理,即套用西医的理论去释疑中医的治疗,中医硕、博士研究生论文的撰写也是这样,“中医疗效西医道理”就很自然地成了撰写中医临床论文的统一模式,且西医份量之重占到篇幅60%以上。在某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辨委员表决前,答辩主席询问答辩秘书:“套话写好了没有?”真是灵犀一点通,研究生要毕业,论文形式又都是一样,一上午通过3~4个同学的答辩,速度还不是太快。见某西医院校一学术权威人士参观某中医院校的实验室,对设备条件的完好和先进性,盛赞不已,可当其走出实验室门外,头摇得像泼浪鼓似的,长叹一声:“可惜闲置了。”套用,牵强附会;套话,华而不实,长此低水平的套用下来,渐显示出对中医学术发展并无实质性意义,对西医也无甚帮助。讲排场不求实效,搭花架子当摆设,造成中医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也带来中医人才的虚浮和匮乏。
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提取是中药资源开发的新方法,也被看成是西药的新发展,增加了西药的新品种,如对血竭抗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证实血竭活血化瘀的功能对硬皮病的治疗有软皮散结的作用;再如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有重大突破,就青蒿素而言已不是纯粹的中药了,但青蒿仍属草本中药材,其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其组方配伍间各成分的协调加强或抑制减弱作用,是不能取其1~2种成分代表其全貌的;白术是健脾益气药,单体实验其有免疫调节作用,还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增强机体的清洁自由基的作用,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影响,但与白术组方的数百种复方中,白术这种调节免疫、清除体力自由基的作用是否都是一成不变?抑或是加强或减弱了,抑或是另有其微妙的效应,在整个复方中,提出其综合效应的成分,是目前水平条件所不能达到的,孤立地进行疗效成分的筛选和实验,是解释不了其整体作用机制的。统一模式或公式化论文从表面上看来象中医,引经据典,古人论述云云;又似西医,生化指标、各类表格、数据统计等,可谓先进、现代。细一啄磨,中不中,西不西,令人雾里看花,到头来“中医不精,西医不通”。
药物是中医论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病人在医院一系列的行程,最后的环节是到药房取药,医药关系密切,名医也是离不开药的,医药间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必然联系的锁链,任意地人为地拆散它们是不科学的。中医疗效还是应出自中医的理论来表述,中医临床研究应从中医理论和日常临床经验去验证、分析和总结。观念改变行动,行动决定命运,任何一种对中医抱有怀疑,甚至十分不信,说话模棱两可的双面人,就不应拿中医的牌子去挡人。
清·吴师机借导“内外治殊归同途之理”,若没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如阴阳的分辨、脏腑的识别、经络的联系、气血之运行以及表里关系等等,有层次地串通一气,是撰写不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论证文章来。我国是中医的发祥地,几十上百年后世界中医应与中国接轨才对。令国人感到汗颜的是目前日韩出口的中药材成品占到世界各国出口总额的90%以上,而我国仅占3%,这种巨大的反差,与中医学术相对滞后、内耗大、模仿多、创新少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学科,多半也仅仅是停留在中、西药运用的结合上,中西医结合新医学理论的创建,将要度过一个相当长的历程才能柳暗花明,走进又一村。至于纯中医其实已不存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辨证、辨病的论治上,各有潜能,自有一套,当然舌的质地、舌苔的各种色泽、厚薄是要仔细看的,脉还是要恰当把握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清除误会,拒绝误导,走出“模式”圈外,埋头苦干,挖掘整理祖国医学遗产和名医的学术思想,撰写出具有特色的中医临床研究论文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B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