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附子
编号:10713925
附子的效用与剂量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附子的效用与剂量

    李金兰

    1.附子的效用

    附子温阳益火,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用之得当,其效甚捷。古代医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论》中,用附子有20方37条[1],《金匮要略》有11方16条[2],著名的方剂如附子汤、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大黄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术附汤等,沿用至今,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

    至于近代名家善用附子者更是数不胜数。上海中医研究班施赛珠总结姜春华用附子的功用有六:一是回阳救逆,为强心回苏要药,可治心力衰竭;二是助阳祛湿,为风寒镇痛药,治痛风、寒湿痹、拘挛;三是通阳止痛,治胸痹心痛、疝痛、腹痛、神经痛等;四是补阳止泻,治中焦虚寒泄泻,完谷不化;五是温阳逐水,有利尿发汗作用,治阳虚水肿,痰饮喘嗽;六是强阳摄阴,用于肾阳衰微,机体功能衰退[3]。长期以来附子主要用于阳虚寒证,至于温病热证就无人敢用附子。温病表证解后,病情往往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化热化火或热胜于湿,发展成为白虎汤证;二是湿重于热,向着发热缠绵,昏沉困倦,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四肢烦疼的湿温证方向发展,它的临床特点,除上述症象以外,体温较高(39℃或39℃以上),但病人自觉昏沉憋闷,不知有此高热,并且也无烦躁现象。对这一证型的治法,历来是清热化湿,根据患者的表现,分析其湿与热的比重。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又有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辛燥湿等法。但在实践中,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能速效,病情往往仍反复缠绵不清。马云翔根据临床实践,发现经附子为主的扶阳逐湿法治疗本病,不但无不良反应,并且退热快而稳定。对凡是发热不烦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的病人,都用附子。舌苔腻的程度可作为用附子剂量多少的根据,脉搏表现一般只作参考,不作是否可用附子的标准,用后疗效都较好。阳被湿困,无以透发,才致病情缠绵,阳得暖而振奋,湿浊自然可逐。不一定寒湿才会伤阳,湿是阴邪,湿温湿热同样可以伤阳。陆震在上海华东医院用附子龙胆草为主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2 附子的剂量

    附子的剂量,本草书籍以1.5g为起点,9g为最高量;《中药大辞典》上载煎汤内服剂量为3~9g,中国药典上规定附子剂量为3~15g,但有关附子的剂量颇有争议,有畏附子如蛇蝎,不敢贸然使用,唯恐出差错者,既使用了也是剂量过小,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古今放胆使用附子者也大有人在,张仲景用生附子1枚,炮附子1~3枚,约合15g到60g不等。近代老中医吴佩衡、刘民叔、李继昌用附子量亦大,一般均在30g以上。范中林老中医使用附子更是得心应手,1948年一位11岁的极期肠伤寒患儿,昏迷倦卧,面色灰白乌暗,形体枯瘦,脉状微细欲绝,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甚至通体厥冷,此为病邪已由阳入阴,发展为少阴阴寒极盛,阳气倾刻欲脱之险恶阶段,某专家也认为已属不治之症,范老大胆使用附子,每剂达500g,连用13剂,硬是把该患儿从死亡边缘引向康复。本例患儿在半月之内,每剂附子用量达500g,累计6500g,经30a的检验,愈后良好,附子的有效量和中毒量问题是否值得进一步探讨?范老1978年7月治疗另1例患者,该患者是安徽省某局干部,男,49岁,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经常发作,每冬必重,经范老治疗后,既使严冬也不发作,身体日益强壮,患者于1979年1月,向有关部门反映,着重提出2个问题:1据说川附片超过四钱就要中毒,多服干姜有害于肾,范老所处药方,每剂药附片用到二两以上,干姜用量亦不少,4个月内,附片累计服用二十余斤,不仅没有中毒和其它反应,而且疗效显著,究竟是何缘故?2我在京服汤药,是从1978年7月12日开始至9月20日,时值伏天,每天1剂,早中晚3次分服。有的医生对盛暑服用如此大量热药很担心,象类似陈规,范老为什么敢于突破?建议作为专门课题一并研究总结。
, 百拇医药
    20多年前患者提出的问题,现在已有初步的答案。附子中含有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而且具有强烈毒性,其中乌头碱毒性最强,能麻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致心律不齐,对人的致死量为3~5mg,约与0.5~1g生药相等。乌头碱的毒性与其分子结构中C8位乙酰化和C14位苯甲酰化有关:如果乌头碱水解失去C8位乙酰基生成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则其毒性明显降低,仅为乌头碱的千分之一左右,如进一步水解成乌头原碱,则几无毒性。附子生药经炮制及入煎剂久煎后乌头碱几乎都水解成苯甲酰乌头原碱,甚至水解成乌头原碱,所以已去其毒而发挥临床疗效。如何正确掌握附子使用量,是临床上一个重要问题。一般主张:使用附子时认证要准,适量而止,既要改变“乌附毒药、非危症不用”的看法,也不提倡有缺乏临床用药经验的情况下盲目大剂量使用附子,增加用药风险,使用附子超过15g,煎剂应久煎,丸、散剂使用附子剂量宜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