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良方 > 正文
编号:1071496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糖尿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之消渴,又名消瘅、膈消等,宋元以后称为三消,以多饮、多食、多尿为特征。如《证治准绳》云:“竭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实际上,这三种主要症状多合并出现,很难截然分开。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祖国医学则认为与素体肾亏阴虚有关。有因饮食不节,多食酒辣肥腻、煎炸之物,即所谓膏梁炮炙、酒酿潼乳,以致酿生内热,蕴结化燥,耗伤阴液,不能滋养肺肾而发为消渴者;有因精神因素喜怒耗神过度,气郁化火,消炼津液,以致阴亏阳亢而成消渴者。这同临床观察经过治疗的患者,因精神刺激或创伤而导致糖尿病突然加重的例子是一致的。病理变化多责之于阴虚和燥热两个方面,并且互为因果。前人谓人身有君火和相火,“得其平则烹烁饮食,糟粕去焉。’由于热灼肺津而多饮,热郁脾胃而多食,虚火在肾而多尿如病延日久,往往由阴虚而发展至气虚,表现气阴两伤,病后期,还可出现肾阳虚证。亦有在病的初期就同时兼有气虚者。久病未愈阴虚燥热内结更甚,可以并发肺痨,痈疽,目盲(视网膜病变)以及动脉硬化等症。

    《证治准绳》谓:“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该书以消为特征,对本病的描绘尤为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