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卒中
编者按 2005年6月7日~10日,赛诺菲-安万特公司邀请国内外知名心脑血管病专家在上海、成都、广州和北京进行了巡回演讲,与会学者一起分享了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波立维)在卒中预防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在北京会场,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从易损斑块在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谈起,重申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症过程,强调了血小板在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性,提出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手段。随后,王教授详尽地分析了CARESS研究,指出氯吡格雷可有效地稳定易损斑块,从而预防卒中。脑动脉硬化引起脑缺血的机制
脑动脉粥样硬化常好发于椎动脉、颈内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卒中是血液动力学、斑块破裂以及两者混合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易损斑块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先决条件
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不可预测的、突发的破坏(破裂或糜烂/裂开),是动脉血栓形成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斑块破裂或裂开以及血栓形成,导致了心绞痛、间歇性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卒中、严重的下肢缺血、心血管相关的死亡。因此,易损斑块的存在是诱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血管性死亡事件的先决条件。
通常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为血管内缺血,某一处血管内缺血通常预示在别处也有广泛病变,存在进一步发生缺血事件的高风险性。动脉血栓通常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扩散,患者某一个血管床(如缺血性卒中)发生动脉粥样血栓形成,不仅在该动脉分布区有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性,而且在其他血管床发生缺血性事件的危险性也增加。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易损斑块呢?判断易损斑块的主要标准有:活动性炎症(单核-巨噬细胞,有时T细胞浸润);巨大脂质核和薄纤维帽;内皮剥落,表面血小板聚集;斑块裂隙;狭窄>9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