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0800243
资本浪潮向生物技术产业涌动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9.20
     此次生物经济论坛凸现产业战略面临的机遇。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资金、技术、制度环境等因素的支持。在国内,生物技术实际上得到了政府较多的关照,比如,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3064项生物项目,合计约6亿多元,占总资助金额的36%。

    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较慢。据Datamonitor公司估计,2004年全球生物技术产值约1050亿美元,其中医药生物技术约占其中的2/3。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球有20多种畅销生物药时,国内能生产10种;而现在世界上有140多种生物药,国内却只生产20多种。出现这种状况,其中的症结在于:一、目前国内是由科研主管部门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产业化环节缺乏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手段;二、产业化的微观推动力在于企业获得投资回报,考虑到生物技术的高风险性和周期长等特点,政府应着眼在帮助企业微观主体获得无形资产竞争优势,而不能把生物技术产业做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资本市场是实现社会资金配置的有效方式,生物技术的潜力长期蛰伏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存在一定的联系。目前,生物经济时代良好的发展前景必然促使社会资金在该领域的逐步汇集和流动。

    生物技术的未来之路仍将充满曲折,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一、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调整使行业整体受益。比如,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针对附加值高的增值税率调整,针对开发周期长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二、全球性产业细分和资本流动孕育的投资机会。比如,跨国药企对国内生物技术公司的收购或合作开发,国内某些生物技术公司成为全球通用名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基地。三、基于知识产权壁垒的特色品种开发。这些品种应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垄断生产能力,可以绕开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壁垒。比如,国内上市公司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某些农作物品种、某些菌种选育成功或发酵工艺的突破等。后两种投资机会往往是相关企业长期知识产权积累的结果,而生物技术多环节和长周期本身蕴涵着高风险,投资者对投资时机的把握尤为关键。

    (银河证券 刘彦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