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分叉病变的解剖学基础
根分叉,1根分叉区域的解剖特点及其与根分叉病变的关系,2不同牙的根分叉区域的解剖特点及其与根分叉病变的关系,参考文献
根分叉形态通常出现在上颌磨牙、下颌磨牙和上颌双尖牙中,也可能出现在多根的前牙、尖牙和下颌前磨牙中。有时两个融合牙之间的融合部分也可能形成一个类似根分叉的形态[1,2]。根分叉区域的解剖特点比较复杂,由此决定了根分叉病变在治疗上的复杂性。了解根分叉区域的解剖特点,对于临床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根分叉区域的解剖特点及其与根分叉病变的关系
1.1 牙根复合体 牙根复合体(root complex)是牙齿釉牙骨质界根方的部分,该部分由牙骨质覆盖,它可分为两部分:根柱和根锥体。
1.2 根柱 根柱(root trunk)是指牙根尚未分开的部分。其长度为釉牙骨质界至两根分开处的距离。通常第一磨牙的根柱长度小于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在同一个牙齿上,各个牙面的根柱长度可以不同。以上颌第一磨牙为例,近中面根柱长约3 mm,颊侧约3.5 mm,而远中面则约5 mm。下颌第一磨牙的颊侧根柱比舌侧短。根柱较短的牙,根分叉的开口离牙颈部近。一旦发生牙周炎,较易发生根分叉病变,而根柱长者(例如40%以上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可有颊舌二根,其根分叉可以在近根尖1/3处),则不易发生根分叉病变,一旦发生则疗效较差[1~4]。在对根分叉病变的治疗设计中,对于那些根柱较短,根分叉角度较大的下颌磨牙,可以考虑用隧道成形技术(tunnel preparation)[2~5]。而对于根柱较长,骨质破坏不太多,牙龈能充分覆盖根分叉开口处的下颌磨牙,则可以考虑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2,3,5,6,7,8]。另外,在对存在根分叉病变的牙做分根术或根切术(root seperation and resection,RSR)时,根柱的长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柱长度较短的牙比较适合做RSR,因为对于根柱较短的牙,分根或根切后,剩余的牙周支持组织较多,足以保证剩余牙根的稳固。而对于根柱较长的牙,分根或根切后剩余的牙周支持组织较少,往往不足以支持剩余的牙根[2,5,9,10]。另外,根柱的颊侧或舌侧存在一个根柱凹面(root trunk concavities)。有学者研究了200颗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发现根柱凹面的存在率为100%,其中下颌第一磨牙距釉牙骨质界3 mm的根柱凹面的平均深度为1.12 mm,下颌第二磨牙距釉牙骨质界3 mm的根柱凹面的平均深度为1.05 mm[4]。Novaes等[4]研究发现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中根柱凹面的存在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