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16期
编号:10742201
人类视网膜移植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6期
视网膜,1背景和目的,3人类视网膜移植研究的方法,4视网膜移植术后的观察,5展望,【参考文献】(略)
     人类的视网膜变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临床上又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动物的视网膜移植研究逐步深入,已有很多学者将这一手术引入临床试验,本文拟就人类视网膜移植研究的目的、常用方法、已有成就、存在的困难等作一综述。

    1 背景和目的

    常见视网膜变性疾病有色素性视网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每出生3000~7000个婴儿中就有一人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而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有25%的人发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迄今为止,在临床上对这类疾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一些动物实验研究提示,植入的视网膜细胞可以形成突触,并与宿主视网膜在解剖结构上进行整合。通过电生理方法可检测出植入的组织有一定功能。对植入组织给予光刺激可引起瞳孔收缩反射。这一刺激也使动物的习性发生改变。

    尽管这些动物实验提示,宿主的大脑能够通过植入的视网膜组织获得和传入视觉信息,但这种信息的质和量都无法确定,当视力远比光感要好的情况下,动物实验也难以确切测定。视网膜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过这一手术有可能恢复视功能,而这一发现无疑是鼓舞人心的,基于已有的动物视网膜移植研究成果,研究者们自然地开始探讨人类视网膜移植的可行性,特别是这一手术是否安全,术后视力是否提高,视网膜下腔能否接受植片。在这个背景下,人类视网膜移植逐渐进入临床试验中。 2 人类视网膜移植研究的候选疾病

    在人类众多的视网膜疾病中,可供视网膜移植研究的疾病主要有:视网膜色素变性(RP)、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遗传性黄斑变性等。

    3 人类视网膜移植研究的方法

    3.1 供体的来源及处理

    3.1.1 胎儿眼球组织 胎儿眼球取自有计划终止妊娠的孕14~16周的胎儿。供体应进行以下血液学筛选检查:HIV、人类T淋巴病毒(HTLV-Ⅰ/Ⅱ)、和肝炎B/C抗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