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 > 正文
编号:10770656
http://www.100md.com 爱健康网
     1.乙型肝炎会转变为原发性肝癌吗?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比较复杂,但据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其发病与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密切相关,故多数学者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较发达国家高5~10倍,且肝癌的高发地区也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如江苏省启东市是肝癌高发区,其自然人群中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24.8%,高于一般地区10%左右。

    乙型肝炎患者及肝炎后肝硬变患者中,肝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9~10倍。乙肝患者之HBsAg阳性者,肝癌发病率较之HEDsAg阴性者也高一倍。我国各地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之血清HBsAg,阳性率为52%~91%。据文献报道,我国肝癌病例90%以上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世界各地的报告表明,HBsAg阳性者较之阳性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相对危险性高12.1~24.7倍。

    病理学研究资料表明,肝癌组织及周围组织中发现有HBhAg和HBeAg存在,分子杂交技术表明,乙肝病毒DKA与人体肝细胞及肝癌细胞的DNA相结合,提示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与肝癌确有发病学上的联系。

    乙型肝炎病毒虽被认为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但其引发肝癌的过程十分复杂,故有学者认为,肝癌的病因除乙肝病毒感染外,还有其他因子或辅助因素参与。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HBV感染与AFT,饮水污染、酗酒、吸烟、口服避孕药、微量元素、遗传等因素有协同致癌作用。

    2.如何做好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过去,早期肝癌仅偶尔在上腹手术时能发现,自70年代以来,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有资料报道,在肝癌普查发现的病例中属于临床肝癌(指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者占83.6%;属“小肝癌”(最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者占53%;单个癌结者占58%;癌周包膜完整的占58.6%;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占97.7%。而上述情况发病后临床诊断的病例则分别为0%、13.1%、23%、38.4%及42.7%。两者差异十分显著,充分说明了肝癌普查确可早期发现肝癌病例。

    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术切除的机会。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小,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因此,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据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显示,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2.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86.4%,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由于能切除的病例多;故普查发现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病后临床诊断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5.6%。经普查发现并获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6.7%。上述资料证明,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重大意义。

    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波检查是肝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如果采用AF7联合B型超声波检测的方法普查肝癌,若两者均呈阳性结果,即AFP>400微克每升,且B超发现明确的肝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基本可确定为肝癌。若AFP阳性而B超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或B超出现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应行CT检查或做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