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是身心疾病吗
副主任医师 朱本浩
心身疾病的概念 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有机体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从而可知,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因为神经症只具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病变。
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区别 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这两个词乍看起来没有很大区别,其实,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人类的疾病就病变实质来讲,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中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中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对它的研究、处理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身心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心身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的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出现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等。人们常将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混为一谈,一是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二是患身心疾病的人无法摆脱自身生理上的痛苦,对自己的人格产生否定的认识,此时,病人的精神表现同心身疾病患病的精神表现似乎相同。另一方面心身疾病患者因社会刺激和自我意识问题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时候,也会有身心疾病患者病变时出现了生理痛苦,患者在这时候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
, 百拇医药
常见的心身疾病 就目前医学统计,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冠心病;胃肠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泌尿生殖系统: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不调;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换气综合症;皮肤系统:寻麻疹、斑秃等。
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治疗 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按照中医的说法: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治疗可选用疏肝解郁法。西医治疗心身疾病一般用谷味素、维生素B类或小剂量安定等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同时给予精神、心理上的疏导。由此可见,只有明确诊断,采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心身疾病的预防 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要确保一生健康是不容易的事。这有赖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除了外界客观因素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改造和维护外,如何把握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因素,是摆在现代人生活面前的课题,这里最关键的是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⑴努力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因为智力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⑵培养稳定、健康的情绪状态;⑶锻炼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意志和顽强性;⑷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百拇医药
心身疾病的概念 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有机体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从而可知,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因为神经症只具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病变。
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区别 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这两个词乍看起来没有很大区别,其实,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人类的疾病就病变实质来讲,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中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中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对它的研究、处理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身心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心身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的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出现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等。人们常将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混为一谈,一是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二是患身心疾病的人无法摆脱自身生理上的痛苦,对自己的人格产生否定的认识,此时,病人的精神表现同心身疾病患病的精神表现似乎相同。另一方面心身疾病患者因社会刺激和自我意识问题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时候,也会有身心疾病患者病变时出现了生理痛苦,患者在这时候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
, 百拇医药
常见的心身疾病 就目前医学统计,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冠心病;胃肠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泌尿生殖系统: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不调;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换气综合症;皮肤系统:寻麻疹、斑秃等。
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治疗 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按照中医的说法: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治疗可选用疏肝解郁法。西医治疗心身疾病一般用谷味素、维生素B类或小剂量安定等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同时给予精神、心理上的疏导。由此可见,只有明确诊断,采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心身疾病的预防 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要确保一生健康是不容易的事。这有赖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除了外界客观因素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改造和维护外,如何把握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因素,是摆在现代人生活面前的课题,这里最关键的是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⑴努力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因为智力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⑵培养稳定、健康的情绪状态;⑶锻炼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意志和顽强性;⑷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