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10:治病时代到来了,治人时代远去了
而现代医学最得意的莫过于——无限开放式的发展,永远都在累积,永远没有收口。因为认识层面的不断深入,可供研究的细节越来越多,人们似乎越来越纠缠于局部,而忘了最后基础医学研究是为了服务于作为整体的“一个人”。疾病似乎和病人分开了。医生们变得更热衷于追寻疾病背后的生物原因——技术层面的原因,细节层面的原因。
治病时代到来了,治人时代远去了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人们开始利用X射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我们去骨科、呼吸科看病多半会被派去拍这样的X光片,上面是黑色、白色,还有各种各样的黑白中间色。我们太熟悉这种X光片,每人家里都能随便翻出一两张出来,在《孔雀》里,顾长卫让“爸爸”拿出这样一张X光片,折起来,开“姐姐”房间锁着的门。
有了电子计算机之后,CT发明者开始想办法,把电子计算机和X射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医院里,出现了一种外形精美的新式机器——CT扫描仪。这样的机器有着做工精美的控制台,CT机开始工作后显示屏上会显示出病人检查部位的图像。医生可以从CT机里随时调出每一层的X线照片,照片上的图像与检查时显示屏上的一模一样……一个怀疑有肺癌的病人,他先被一张CT检查单派遣去做这样的检查,然后等取到那一袋图像时,再折回来和医生对话。
, http://www.100md.com
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医生面对有肺癌可能的病人,会不先遣送他去照CT。因为医生们,几乎离不开这些看上去精确、客观的检查了。但这些检查散发着某种“冰冷的物质气息”,它在第一时间就下了手,削弱了医生和病人的交流。
不仅仅是器械检查,还有各式各样的实验室检查。这些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是夹在医生和病人交流之间的冰冷的、客观的物质,割断了他们之间人情味的气场。
1953年4月2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科学家James Watson和英国科学家Francis Crick的文章,他们给大家描绘了一种既具有生物学意义、又具有美学意义的双螺旋结构,这就是生物遗传分子DNA的“美丽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让这两位年轻人手捧诺贝尔奖杯。如今,这一双螺旋结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声名远扬而深入人心。我的一个做疾病诊断试剂开发的朋友,果断地把他的公司叫做双螺旋集团。而我在出差去大连这个花园城市时,竟发现街道上的路灯造型别具生物学意义——和我们生物化学课本上如出一辙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如此革命,以致公认为20世纪生物学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因为它揭开了我们身体中最本质的奥秘。是这一发现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从此深入到DNA水平。此后关于生命的故事,绵延不断。
, 百拇医药
我去美国的时候,已是DNA双螺旋理论诞生四十多年后。象每一个在美国做医学基础研究的人一样,我所做的研究成天几乎无一例外地围绕DNA打转。这样的DNA对话氛围,甚至被国内新东方“签证泰斗”徐小平巧妙地运用在签证实战案例中:一位国内学生物的博士要去美国做基础研究,但英语口语极差,徐老给他支的招是告诉签证官:我去美国是和DNA对话,而不是和人对话,而以我的教育背景和实验技能,和DNA对话起来我如鱼得水。
有天傍晚,一位在宾大混了多年的同事告诉我,今晚在费城图书馆有双螺旋结构发明者之一James Watson的讲座,去不去?作为一个不知不觉间已和DNA产生瓜葛的研究人员,我很想去瞻仰一下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容貌。奇怪的是,在看到这位DNA双螺旋画家的第一眼,我激动了片刻,但随即,我陷入了一股对眼前所从事的研究的质疑。
眼前这样以和DNA对话为荣、而非与人对话的大环境,正在暴露我们纠缠细节、拘泥细节的毛病——我们在细节的针脚上一针一线地斟酌,整个画面对我们来说不再重要,或者说,这画面信息量太大以致难以全盘掌握。
, http://www.100md.com
而现代医学最得意的莫过于——无限开放式的发展,永远都在累积,永远没有收口。因为认识层面的不断深入,可供研究的细节越来越多,人们似乎越来越纠缠于局部,而忘了最后基础医学研究是为了服务于做为整体的“一个人”。疾病似乎和病人分开了。医生们变得更热衷于追寻疾病背后的生物原因——技术层面的原因,细节层面的原因。比如一个感染的病人是什么微生物在捣乱,一个癌症患者他的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长什么模样,他的基因组在哪里发生了错误。在这样追究生物学病因的过程中,那个感染了微生物的病人,似乎倒反而没有病因那么重要,那个基因发生变化的癌症病人似乎也没有变异的基因来得更重要。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被这些挡在中间的东西给分割了。
医生就这样“越来越远地偏离了他们的天堂,而去研究更专门和更带有技术性的问题”。他们越来越自负地认为只要解决了技术上出错的原因,就是病因,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医生开始更多地治病而不是治人。疾病背后那个特定的病人,反倒似乎不再重要了。在医生眼里,病人就是他医生职业机器上可以彼此互换的齿轮,没什么两样。他们尽管有的医术高超,但只看到病人身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一个男病人去泌尿外科看病,医生直奔主题:“脱下你的裤子,让我看看你的前列腺。”摆在他面前的病人,只是盛着一堆毛病需要他治病的容器而已。
如果你站在一个上了规模的医院的门诊,仅仅看内科,你就会发现有心血管、呼吸、肾脏、消化、感染、内分泌、风湿免疫……这么多门类的科别。这样细密的分类在一百年前绝对匪夷所思。医学的分工越来越细致,“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但范围却日益缩小”。因为一个“腰疼”,我们要转遍妇科、肾科、泌尿外科、骨科,面对四个不同训练背景不同主张的医生。只是因为每个医生只关心我们身上的某一个器官系统。一个病人,如果她身上有不同系统的毛病,象朋友的妈妈,既有高血压,又有消化道肿瘤病史,这时,她去看病时只能一个科一个科地转着看,象我跟朋友说的那样,无奈地“采用排除法”。事实上,我们似乎再也无法回到那个一个医生一个病人的时代了,情感因为失去往日的专注而趋于冷淡,于是我们简单把它叫做一种“冷漠”的关系。
虽然George Sarton在几十年前就说:“科学精神应该以其他不同的力量对自身给予辅助——以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满的”,我们依旧看到医学发展沿着“科学至上“的轨迹一路向前,沿路扔掉的是——人文关怀。
, 百拇医药
在《展望二十一世纪》这部被译成二十一种文字的对话集中,两位来自东西方不同背景的大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伦敦,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的对话,其中也谈到了医学:
“科学对一切事物客观地审视,摈弃感情,用理性的‘手术刀’解剖。因此,用科学的眼光看自然界,自然就成了与自己割裂的客观存在。同样,当科学之光照在人的生命上时,人的生命就成了与医生割断精神交流的客体。医学在本质上需要理性指导的冷静透彻的科学思维方法,但同时,不,更重要的是需要温暖的人情。”
这两位大师一个是汤因比博士,英国历史学家。另一个是池田大作,日本宗教和文化活动家。池田大作的一生似乎一直在和不同背景的人,比如金庸、基辛格、威尔逊、罗古诺夫、贝恰……对话,希望能多少改变一下整个人类的宿命。
医学,似乎在人文的层面上,进入了一个没有转角可言的尴尬境地。
作者邮箱:guzhici@sina.com
【访问欧歌的博客专栏 |, http://www.100md.com
治病时代到来了,治人时代远去了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人们开始利用X射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我们去骨科、呼吸科看病多半会被派去拍这样的X光片,上面是黑色、白色,还有各种各样的黑白中间色。我们太熟悉这种X光片,每人家里都能随便翻出一两张出来,在《孔雀》里,顾长卫让“爸爸”拿出这样一张X光片,折起来,开“姐姐”房间锁着的门。
有了电子计算机之后,CT发明者开始想办法,把电子计算机和X射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医院里,出现了一种外形精美的新式机器——CT扫描仪。这样的机器有着做工精美的控制台,CT机开始工作后显示屏上会显示出病人检查部位的图像。医生可以从CT机里随时调出每一层的X线照片,照片上的图像与检查时显示屏上的一模一样……一个怀疑有肺癌的病人,他先被一张CT检查单派遣去做这样的检查,然后等取到那一袋图像时,再折回来和医生对话。
, http://www.100md.com
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医生面对有肺癌可能的病人,会不先遣送他去照CT。因为医生们,几乎离不开这些看上去精确、客观的检查了。但这些检查散发着某种“冰冷的物质气息”,它在第一时间就下了手,削弱了医生和病人的交流。
不仅仅是器械检查,还有各式各样的实验室检查。这些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是夹在医生和病人交流之间的冰冷的、客观的物质,割断了他们之间人情味的气场。
1953年4月2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科学家James Watson和英国科学家Francis Crick的文章,他们给大家描绘了一种既具有生物学意义、又具有美学意义的双螺旋结构,这就是生物遗传分子DNA的“美丽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让这两位年轻人手捧诺贝尔奖杯。如今,这一双螺旋结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声名远扬而深入人心。我的一个做疾病诊断试剂开发的朋友,果断地把他的公司叫做双螺旋集团。而我在出差去大连这个花园城市时,竟发现街道上的路灯造型别具生物学意义——和我们生物化学课本上如出一辙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如此革命,以致公认为20世纪生物学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因为它揭开了我们身体中最本质的奥秘。是这一发现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从此深入到DNA水平。此后关于生命的故事,绵延不断。
, 百拇医药
我去美国的时候,已是DNA双螺旋理论诞生四十多年后。象每一个在美国做医学基础研究的人一样,我所做的研究成天几乎无一例外地围绕DNA打转。这样的DNA对话氛围,甚至被国内新东方“签证泰斗”徐小平巧妙地运用在签证实战案例中:一位国内学生物的博士要去美国做基础研究,但英语口语极差,徐老给他支的招是告诉签证官:我去美国是和DNA对话,而不是和人对话,而以我的教育背景和实验技能,和DNA对话起来我如鱼得水。
有天傍晚,一位在宾大混了多年的同事告诉我,今晚在费城图书馆有双螺旋结构发明者之一James Watson的讲座,去不去?作为一个不知不觉间已和DNA产生瓜葛的研究人员,我很想去瞻仰一下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容貌。奇怪的是,在看到这位DNA双螺旋画家的第一眼,我激动了片刻,但随即,我陷入了一股对眼前所从事的研究的质疑。
眼前这样以和DNA对话为荣、而非与人对话的大环境,正在暴露我们纠缠细节、拘泥细节的毛病——我们在细节的针脚上一针一线地斟酌,整个画面对我们来说不再重要,或者说,这画面信息量太大以致难以全盘掌握。
, http://www.100md.com
而现代医学最得意的莫过于——无限开放式的发展,永远都在累积,永远没有收口。因为认识层面的不断深入,可供研究的细节越来越多,人们似乎越来越纠缠于局部,而忘了最后基础医学研究是为了服务于做为整体的“一个人”。疾病似乎和病人分开了。医生们变得更热衷于追寻疾病背后的生物原因——技术层面的原因,细节层面的原因。比如一个感染的病人是什么微生物在捣乱,一个癌症患者他的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长什么模样,他的基因组在哪里发生了错误。在这样追究生物学病因的过程中,那个感染了微生物的病人,似乎倒反而没有病因那么重要,那个基因发生变化的癌症病人似乎也没有变异的基因来得更重要。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被这些挡在中间的东西给分割了。
医生就这样“越来越远地偏离了他们的天堂,而去研究更专门和更带有技术性的问题”。他们越来越自负地认为只要解决了技术上出错的原因,就是病因,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医生开始更多地治病而不是治人。疾病背后那个特定的病人,反倒似乎不再重要了。在医生眼里,病人就是他医生职业机器上可以彼此互换的齿轮,没什么两样。他们尽管有的医术高超,但只看到病人身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一个男病人去泌尿外科看病,医生直奔主题:“脱下你的裤子,让我看看你的前列腺。”摆在他面前的病人,只是盛着一堆毛病需要他治病的容器而已。
如果你站在一个上了规模的医院的门诊,仅仅看内科,你就会发现有心血管、呼吸、肾脏、消化、感染、内分泌、风湿免疫……这么多门类的科别。这样细密的分类在一百年前绝对匪夷所思。医学的分工越来越细致,“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但范围却日益缩小”。因为一个“腰疼”,我们要转遍妇科、肾科、泌尿外科、骨科,面对四个不同训练背景不同主张的医生。只是因为每个医生只关心我们身上的某一个器官系统。一个病人,如果她身上有不同系统的毛病,象朋友的妈妈,既有高血压,又有消化道肿瘤病史,这时,她去看病时只能一个科一个科地转着看,象我跟朋友说的那样,无奈地“采用排除法”。事实上,我们似乎再也无法回到那个一个医生一个病人的时代了,情感因为失去往日的专注而趋于冷淡,于是我们简单把它叫做一种“冷漠”的关系。
虽然George Sarton在几十年前就说:“科学精神应该以其他不同的力量对自身给予辅助——以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满的”,我们依旧看到医学发展沿着“科学至上“的轨迹一路向前,沿路扔掉的是——人文关怀。
, 百拇医药
在《展望二十一世纪》这部被译成二十一种文字的对话集中,两位来自东西方不同背景的大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伦敦,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的对话,其中也谈到了医学:
“科学对一切事物客观地审视,摈弃感情,用理性的‘手术刀’解剖。因此,用科学的眼光看自然界,自然就成了与自己割裂的客观存在。同样,当科学之光照在人的生命上时,人的生命就成了与医生割断精神交流的客体。医学在本质上需要理性指导的冷静透彻的科学思维方法,但同时,不,更重要的是需要温暖的人情。”
这两位大师一个是汤因比博士,英国历史学家。另一个是池田大作,日本宗教和文化活动家。池田大作的一生似乎一直在和不同背景的人,比如金庸、基辛格、威尔逊、罗古诺夫、贝恰……对话,希望能多少改变一下整个人类的宿命。
医学,似乎在人文的层面上,进入了一个没有转角可言的尴尬境地。
作者邮箱:guzhici@sina.com
【访问欧歌的博客专栏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