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悸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5日
心 悸(含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之心悸)
惊悸、怔忡合称为心悸,俗名心跳。是指病人自觉心脏跳动异常、胸前不舒,惊慌不安的一个病症。如痹症、胸痹、咳喘、水肿、眩晕、热病等以心悸为主症时,可参照本篇辨治。
内疗辨治
心胆虚怯型心悸
[病因] 平素胆怯心虚,突受外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心怯神伤,心神不能自主,则心中怯怯,善惊易恐,心悸。
[症状] 以心悸,善惊易恐,遇惊则心悸怵惕为证候特点。伴有虚烦胸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多梦易醒,坐卧不安,饮食不香,舌苔薄白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http://www.100md.com
[主方] 安神定志丸加味。(索取此方)
心脾两虚型心悸
[病因] 多由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血虚,以及脾胃虚弱,或劳倦伤脾,致使血之生化之源不足,导致血亏,血不养心,则心中怵惕不安而心悸。
[症状] 以心悸不安,面色白无华,神倦气短为证候特点。伴有健忘,失眠,头晕,目眩,自汗,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益气,养心安神。
[主方] 归脾汤加味。(索取此方)
阴虚火旺型心悸
[病因] 多由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独亢,扰乱神明,故而惊悸怔忡。
, 百拇医药
[症状] 以心悸不宁,思虑劳心之后尤甚,头晕目眩,耳鸣,面亦升火为证候特点。伴有烦躁失眠,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腰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主方] 黄连阿胶汤加味。(索取此方)
心阳不足型心悸
[病因] 多由久病体虚,损伤心阳,水气凌心所致心悸。
[症状] 以心悸,动则尤甚,形寒肢冷为证候特点。伴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或虚弱。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志。
[主方] 桂甘龙牡汤加味。(索取此方)
, 百拇医药
水饮凌心型心悸
[病因] 由于阳虚,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障碍而不能化气行水,水邪内停,发生水气上冲,因而心悸。
[症状] 以心悸,胸脘痞满,渴不欲饮,形寒肢冷,下肢浮肿为证候特点。伴有头晕,动则气喘,神疲无力,面色白,饮食不香,小便短少,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脉细弱或小弦。
[治法] 温阳利水。
[主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索取此方)
心血瘀阻型心悸
[病因] 由于心之阳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以致心血瘀阻脉络,则心失所养而致惊悸怔忡。
[症状] 以心悸,胸闷不舒,心痛阵作如针刺,唇甲青紫为证候特点。伴有痛引肩背内臂,喘息,形寒肢冷,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 百拇医药
[治法] 活血化瘀,益气通阳。
[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味。(索取此方)
痰火扰心型心悸
[病因] 由于人体气机紊乱或阻塞,经脉不利,以致水湿凝聚不化而成痰饮。痰饮随气流行,因火升降,无所不到。如痰饮舍于心位,则扰乱心神而烦恼失眠,或恶梦纷纭,惊悸怔忡。
[症状] 以心悸,受惊易作,呕吐稠粘痰涎为证候特点。伴有胸脘胀闷,头昏恶心,失眠恶梦,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红,苔黄腻。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主方] 黄连温胆汤加味。(索取此方)
心气不足型心悸
, http://www.100md.com
[病因] 由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心失所养,脑神无依,故而遇事易惊心悸。
[症状] 以心悸怔忡,因事烦扰即易触发,神疲无力,自汗懒言为证候特点。伴有面色无华,头晕头昏,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迟缓。
[治法] 养心益气,安神定志。
[主方] 四君子汤加味。(索取此方)
气阴两虚型心悸
[病因] 由于心气衰微,阴血不足,气阴两虚,心失所养,故而心悸。
[症状] 以心悸怔忡,头晕,面色不华,胸闷气短为证候特点。伴有自汗或盗汗,面颧暗红,或咳嗽痰中带血,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心律不齐。
[治法] 益气养阴。
, http://www.100md.com
[主方] 炙甘草汤加味。(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等
自觉心脏跳动,称为“心悸”,严重的称做“怔忡”,均属心神不安之证。有属于外因的,多由耳闻大声,目见异物,或遇险临危,惊慌不定,亦叫“惊悸”。属于内因的,以心血不足为主,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常有心慌内怯现象。故外因发病为暂为浅,内因则其来也渐,其证较深,但惊可生悸,悸也易惊,二者常是相联的。一般受惊心悸,神定便止,不作治疗。如果多日不愈,心中烦乱,坐卧不安,睡眠梦扰,饮食少味,多与心肝火旺或肝胆气虚有关,可用朱砂安神丸、温胆汤和芯珠丸治疗。心血虚者,宜养血安神,用枣仁汤、养心汤。脉来结代者,佐以辛润,用炙甘草汤。
本证常与头晕、目花、失眠、健忘、耳鸣、自汗、疲劳等证同时出现,成为虚弱证候,用镇心丹去肉桂治之。
, 百拇医药
朱晓亮 韩冠先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脉搏增块或不增快的一种病理状态。病位在心,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所致。临床上心悸可见于有心脏疾病患者,亦可见于非心脏本身疾病患者,既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又可见于心脏功能失调患者。区别心悸是器质性病变或是非器质性病变所致,对治疗方案的确立,对判断疾病的预后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心悸之病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之别,常因劳累,感受外邪,七情刺激,酗酒,浓茶或饱餐而诱发。阵发性者,或数日1次,或1日数次,有的病人发作时虽心跳达160~200次左右,除心悸外,并无明显其他不舒,可突发突停,治疗取效快,预后好,多属功能失调性病变。持续性心悸,在心跳频率上虽不如阵发性快,但患者的症状则比较明显,其中较轻者,除心悸外,常见胸闷、气短、乏力,纳食不佳。或见下肢浮肿,重症患者在上症基础上可见水肿加甚,唇甲紫黯,以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更有甚者则可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以致发展到心脏虚衰而见厥脱之症,并可由此而危及病人生命,此则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亦有个别患者虽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但心率并不增快,或者心电图等有关现代科技手段亦不能发现病理征,此自然多属于功能失调性病变。至于非心脏因素如急劳、虚劳、瘿病、肿胀等所致之心悸,应立足于治疗原发病,随着原发病的治愈,心悸自然可以缓解。
, http://www.100md.com
心悸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证候特点是虚实相兼,以虚为主,故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然虚证之中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别,故须视其何者不足,从本治疗,不可概用酸枣仁、远志、朱砂、夜交藤等安神之品。邪实所致之心悸以痰饮、瘀血为常见,治当祛痰化饮,活血化瘀为主,但这类病人临床上大多兼有心气不足的症状,故常伴用参、芪之类补益心气。另有发生于感冒或泄泻呕吐之后心悸,从症状分析多呈原发病的特征,但考虑到余邪残存对心脏的影响,故多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或黄连、黄芩等清除余邪,则有利于心脏机能的恢复,而对有发热等邪毒壅盛之心悸,则当以清热解毒为主,最大限度地减轻毒邪对心脏的损伤。
心悸的治疗古今研究较多。汉代张仲景根据心悸发病出现的症状特征,提出了治疗心悸的十大法则:
(1)温补心阳法:代表方剂为桂枝甘草汤。
(2)温阳镇惊法:代表方剂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 百拇医药
(3)疏肝解郁法:代表方剂为四逆汤。
(4)宣肺降饮法:代表方剂为半夏麻黄丸。
(5)温中化饮法:代表方剂为茯苓甘草汤。
(6)温肾化水法:代表方剂为真武汤。
(7)温中补虚法:代表方剂为小建中汤。
(8)补益阴阳法:代表方剂为炙甘草汤。
(9)滋阴降火法:代表方剂为黄连阿胶汤。
(10)泄胆镇惊法:代表方剂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防治宜忌
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预防感冒。住处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炙博煎炒,尤应少食肥甘之品。患病时应卧床休息。并注意观察其呼吸、脉率、心率变化。
, http://www.100md.com
吞咽后心悸不宁
[病因] 由于痰热上扰,心神失养所致。
[症状] 以吞咽食物或水后,心悸摇荡不宁阵阵发作为证候特征。伴有胸中满闷,头晕目眩,恶心泛涎,苔黄而润,脉细弦数。
[治法] 降逆化痰。
[主方] 旋复代赭汤加味。
下午惊悸
[病因] 由肾虚肝郁所致。
[症状] 每在午后3—5时呈阵发性心悸,发作后如常人。伴有四肢酸困,饮食不香,形体消瘦,或有五更泻,舌淡紫苔薄,脉沉迟弱。
[治法] 补肾安神。
[主方] 内蒙古赵满华先生经验方。
《中国祖传特效秘方网》, 百拇医药
惊悸、怔忡合称为心悸,俗名心跳。是指病人自觉心脏跳动异常、胸前不舒,惊慌不安的一个病症。如痹症、胸痹、咳喘、水肿、眩晕、热病等以心悸为主症时,可参照本篇辨治。
内疗辨治
心胆虚怯型心悸
[病因] 平素胆怯心虚,突受外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心怯神伤,心神不能自主,则心中怯怯,善惊易恐,心悸。
[症状] 以心悸,善惊易恐,遇惊则心悸怵惕为证候特点。伴有虚烦胸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多梦易醒,坐卧不安,饮食不香,舌苔薄白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http://www.100md.com
[主方] 安神定志丸加味。(索取此方)
心脾两虚型心悸
[病因] 多由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血虚,以及脾胃虚弱,或劳倦伤脾,致使血之生化之源不足,导致血亏,血不养心,则心中怵惕不安而心悸。
[症状] 以心悸不安,面色白无华,神倦气短为证候特点。伴有健忘,失眠,头晕,目眩,自汗,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益气,养心安神。
[主方] 归脾汤加味。(索取此方)
阴虚火旺型心悸
[病因] 多由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独亢,扰乱神明,故而惊悸怔忡。
, 百拇医药
[症状] 以心悸不宁,思虑劳心之后尤甚,头晕目眩,耳鸣,面亦升火为证候特点。伴有烦躁失眠,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腰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主方] 黄连阿胶汤加味。(索取此方)
心阳不足型心悸
[病因] 多由久病体虚,损伤心阳,水气凌心所致心悸。
[症状] 以心悸,动则尤甚,形寒肢冷为证候特点。伴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或虚弱。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志。
[主方] 桂甘龙牡汤加味。(索取此方)
, 百拇医药
水饮凌心型心悸
[病因] 由于阳虚,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障碍而不能化气行水,水邪内停,发生水气上冲,因而心悸。
[症状] 以心悸,胸脘痞满,渴不欲饮,形寒肢冷,下肢浮肿为证候特点。伴有头晕,动则气喘,神疲无力,面色白,饮食不香,小便短少,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脉细弱或小弦。
[治法] 温阳利水。
[主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索取此方)
心血瘀阻型心悸
[病因] 由于心之阳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以致心血瘀阻脉络,则心失所养而致惊悸怔忡。
[症状] 以心悸,胸闷不舒,心痛阵作如针刺,唇甲青紫为证候特点。伴有痛引肩背内臂,喘息,形寒肢冷,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 百拇医药
[治法] 活血化瘀,益气通阳。
[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味。(索取此方)
痰火扰心型心悸
[病因] 由于人体气机紊乱或阻塞,经脉不利,以致水湿凝聚不化而成痰饮。痰饮随气流行,因火升降,无所不到。如痰饮舍于心位,则扰乱心神而烦恼失眠,或恶梦纷纭,惊悸怔忡。
[症状] 以心悸,受惊易作,呕吐稠粘痰涎为证候特点。伴有胸脘胀闷,头昏恶心,失眠恶梦,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红,苔黄腻。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主方] 黄连温胆汤加味。(索取此方)
心气不足型心悸
, http://www.100md.com
[病因] 由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心失所养,脑神无依,故而遇事易惊心悸。
[症状] 以心悸怔忡,因事烦扰即易触发,神疲无力,自汗懒言为证候特点。伴有面色无华,头晕头昏,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迟缓。
[治法] 养心益气,安神定志。
[主方] 四君子汤加味。(索取此方)
气阴两虚型心悸
[病因] 由于心气衰微,阴血不足,气阴两虚,心失所养,故而心悸。
[症状] 以心悸怔忡,头晕,面色不华,胸闷气短为证候特点。伴有自汗或盗汗,面颧暗红,或咳嗽痰中带血,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心律不齐。
[治法] 益气养阴。
, http://www.100md.com
[主方] 炙甘草汤加味。(索取此方)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等
自觉心脏跳动,称为“心悸”,严重的称做“怔忡”,均属心神不安之证。有属于外因的,多由耳闻大声,目见异物,或遇险临危,惊慌不定,亦叫“惊悸”。属于内因的,以心血不足为主,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常有心慌内怯现象。故外因发病为暂为浅,内因则其来也渐,其证较深,但惊可生悸,悸也易惊,二者常是相联的。一般受惊心悸,神定便止,不作治疗。如果多日不愈,心中烦乱,坐卧不安,睡眠梦扰,饮食少味,多与心肝火旺或肝胆气虚有关,可用朱砂安神丸、温胆汤和芯珠丸治疗。心血虚者,宜养血安神,用枣仁汤、养心汤。脉来结代者,佐以辛润,用炙甘草汤。
本证常与头晕、目花、失眠、健忘、耳鸣、自汗、疲劳等证同时出现,成为虚弱证候,用镇心丹去肉桂治之。
, 百拇医药
朱晓亮 韩冠先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脉搏增块或不增快的一种病理状态。病位在心,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所致。临床上心悸可见于有心脏疾病患者,亦可见于非心脏本身疾病患者,既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又可见于心脏功能失调患者。区别心悸是器质性病变或是非器质性病变所致,对治疗方案的确立,对判断疾病的预后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心悸之病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之别,常因劳累,感受外邪,七情刺激,酗酒,浓茶或饱餐而诱发。阵发性者,或数日1次,或1日数次,有的病人发作时虽心跳达160~200次左右,除心悸外,并无明显其他不舒,可突发突停,治疗取效快,预后好,多属功能失调性病变。持续性心悸,在心跳频率上虽不如阵发性快,但患者的症状则比较明显,其中较轻者,除心悸外,常见胸闷、气短、乏力,纳食不佳。或见下肢浮肿,重症患者在上症基础上可见水肿加甚,唇甲紫黯,以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更有甚者则可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以致发展到心脏虚衰而见厥脱之症,并可由此而危及病人生命,此则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亦有个别患者虽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但心率并不增快,或者心电图等有关现代科技手段亦不能发现病理征,此自然多属于功能失调性病变。至于非心脏因素如急劳、虚劳、瘿病、肿胀等所致之心悸,应立足于治疗原发病,随着原发病的治愈,心悸自然可以缓解。
, http://www.100md.com
心悸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证候特点是虚实相兼,以虚为主,故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然虚证之中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别,故须视其何者不足,从本治疗,不可概用酸枣仁、远志、朱砂、夜交藤等安神之品。邪实所致之心悸以痰饮、瘀血为常见,治当祛痰化饮,活血化瘀为主,但这类病人临床上大多兼有心气不足的症状,故常伴用参、芪之类补益心气。另有发生于感冒或泄泻呕吐之后心悸,从症状分析多呈原发病的特征,但考虑到余邪残存对心脏的影响,故多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或黄连、黄芩等清除余邪,则有利于心脏机能的恢复,而对有发热等邪毒壅盛之心悸,则当以清热解毒为主,最大限度地减轻毒邪对心脏的损伤。
心悸的治疗古今研究较多。汉代张仲景根据心悸发病出现的症状特征,提出了治疗心悸的十大法则:
(1)温补心阳法:代表方剂为桂枝甘草汤。
(2)温阳镇惊法:代表方剂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 百拇医药
(3)疏肝解郁法:代表方剂为四逆汤。
(4)宣肺降饮法:代表方剂为半夏麻黄丸。
(5)温中化饮法:代表方剂为茯苓甘草汤。
(6)温肾化水法:代表方剂为真武汤。
(7)温中补虚法:代表方剂为小建中汤。
(8)补益阴阳法:代表方剂为炙甘草汤。
(9)滋阴降火法:代表方剂为黄连阿胶汤。
(10)泄胆镇惊法:代表方剂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防治宜忌
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预防感冒。住处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炙博煎炒,尤应少食肥甘之品。患病时应卧床休息。并注意观察其呼吸、脉率、心率变化。
, http://www.100md.com
吞咽后心悸不宁
[病因] 由于痰热上扰,心神失养所致。
[症状] 以吞咽食物或水后,心悸摇荡不宁阵阵发作为证候特征。伴有胸中满闷,头晕目眩,恶心泛涎,苔黄而润,脉细弦数。
[治法] 降逆化痰。
[主方] 旋复代赭汤加味。
下午惊悸
[病因] 由肾虚肝郁所致。
[症状] 每在午后3—5时呈阵发性心悸,发作后如常人。伴有四肢酸困,饮食不香,形体消瘦,或有五更泻,舌淡紫苔薄,脉沉迟弱。
[治法] 补肾安神。
[主方] 内蒙古赵满华先生经验方。
《中国祖传特效秘方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