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对57例绞窄性肠梗阻进行诊治分析,均行手术治疗。 结果 57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治愈55例,治愈率96.5%。 结论 临床上一旦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掌握手术时机是关键。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
绞窄性肠梗阻系指肠管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由于病因多,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多端,又缺少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诊断手段,给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死亡率较高,可达10%以上 [1]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5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8例,女19例,年龄6个月~72岁,平均42.6岁。其中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3例,嵌顿性疝16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加剧24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肠肿瘤5例,腹内疝2例,小肠扭转2例。
1.2 临床表现 均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腹胀等临床表现。腹痛是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但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症状不一,本组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后呈持续性痛20例,阵发性疼痛25例,持续性剧烈疼痛7例,无规律性疼痛5例。有腹部固定压痛28例,术前出现腹膜炎和休克症状12例,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2例,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增高43例,X线检查提示肠梗阻51例。
1.3 治疗和结果 29例入院当时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即行手术治疗,余均先保守治疗,见腹痛逐渐加剧,或阵发性疼痛转为持续性疼痛,或出现休克症状,或于24h内未明显好转,即行手术治疗。手术中肠复位12例,肠复位+坏死肠管切除13例,肠粘连索带松解25例,肠粘连索带松解+肠切除12例,肠系膜动脉切开取栓1例,肠切开取石1例,肠肿瘤切除4例。本组患者死亡2例,1例手术中发现肠系膜动脉广泛栓塞,已失去手术时机,未做进一步处理,1例为中毒性休克致MOF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很多,可为机械性、动力性或血运性等原因,而绞窄性肠梗阻常为机械性肠梗阻发展至一定的严重程度致肠壁血运障碍者或为血运性的肠梗阻,从本组患者的诊治中值得探讨如下:(1)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由于病因多,症状不一,缺乏特异性或敏感性的诊断,大多病人只有在病情的动态变化中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腹部平片、B超、CT等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本组患者57例中28例占49.12%,经保守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原则上经保守治疗24h未见梗阻症状减轻反而加剧者应果断手术治疗。其中1例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由于症状特殊,待出现腹膜炎症状及体征时行手术治疗,但已失去了手术时机。(2)临床上一旦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即行手术治疗。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和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2] 。术中发现部分肠管显绞窄状态,但不一定均行肠切除,要及早解除绞窄因素,正确判断小肠的活力。有活力的小肠的特点为:①肠管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②肠系膜边缘动脉有搏动;③肠蠕动恢复;④用温盐水纱布热敷肠管及肠系膜根部用0.25%普鲁卡因封闭后,出现前3项者。对无活力的肠管要当机立断,切除坏死肠管要距坏死肠管5cm以上处切断吻合,以免出现吻合口瘘。(3)手术中要明确梗阻的原因,在高度膨胀与空虚的肠管之间,往往是梗阻的病因所在,复位时要轻柔,搞清楚梗阻的原因后再决定手术方式,因为有些梗阻原因需要附加手术或是其主要的手术方法才能解除,如肠肿瘤切除术,肠切开取石术。(4)绞窄性肠梗阻不单是一个局部肠管梗阻的疾病,一方面由于肠管绞窄甚至坏死,大量细菌毒素进入血循环,产生毒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另一方面,肠管内的细菌可通过移位扩散至腹膜腔内甚至全身 [3] 。所以既要强调解除绞窄性肠梗阻的局部病因,又要重视全身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也要求临床医生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一旦绞窄性肠梗阻发展至休克状态,不仅手术风险增大,而且围手术期的处理亦变得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老年肠梗阻患者。
【参考文献】
1 王吉甫.进一步提高肠梗阻的诊治水平.临床外科杂志,2000,(2):69-70.
2 彭海阳.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河北医学,2004,(2):47-49.
3 蔡成机.胃肠道外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
作者单位:313013浙江湖州,湖州市练市医院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沈新江)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
绞窄性肠梗阻系指肠管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由于病因多,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多端,又缺少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诊断手段,给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死亡率较高,可达10%以上 [1]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5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8例,女19例,年龄6个月~72岁,平均42.6岁。其中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3例,嵌顿性疝16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加剧24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肠肿瘤5例,腹内疝2例,小肠扭转2例。
1.2 临床表现 均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腹胀等临床表现。腹痛是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但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症状不一,本组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后呈持续性痛20例,阵发性疼痛25例,持续性剧烈疼痛7例,无规律性疼痛5例。有腹部固定压痛28例,术前出现腹膜炎和休克症状12例,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2例,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增高43例,X线检查提示肠梗阻51例。
1.3 治疗和结果 29例入院当时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即行手术治疗,余均先保守治疗,见腹痛逐渐加剧,或阵发性疼痛转为持续性疼痛,或出现休克症状,或于24h内未明显好转,即行手术治疗。手术中肠复位12例,肠复位+坏死肠管切除13例,肠粘连索带松解25例,肠粘连索带松解+肠切除12例,肠系膜动脉切开取栓1例,肠切开取石1例,肠肿瘤切除4例。本组患者死亡2例,1例手术中发现肠系膜动脉广泛栓塞,已失去手术时机,未做进一步处理,1例为中毒性休克致MOF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很多,可为机械性、动力性或血运性等原因,而绞窄性肠梗阻常为机械性肠梗阻发展至一定的严重程度致肠壁血运障碍者或为血运性的肠梗阻,从本组患者的诊治中值得探讨如下:(1)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由于病因多,症状不一,缺乏特异性或敏感性的诊断,大多病人只有在病情的动态变化中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腹部平片、B超、CT等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本组患者57例中28例占49.12%,经保守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原则上经保守治疗24h未见梗阻症状减轻反而加剧者应果断手术治疗。其中1例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由于症状特殊,待出现腹膜炎症状及体征时行手术治疗,但已失去了手术时机。(2)临床上一旦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即行手术治疗。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和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2] 。术中发现部分肠管显绞窄状态,但不一定均行肠切除,要及早解除绞窄因素,正确判断小肠的活力。有活力的小肠的特点为:①肠管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②肠系膜边缘动脉有搏动;③肠蠕动恢复;④用温盐水纱布热敷肠管及肠系膜根部用0.25%普鲁卡因封闭后,出现前3项者。对无活力的肠管要当机立断,切除坏死肠管要距坏死肠管5cm以上处切断吻合,以免出现吻合口瘘。(3)手术中要明确梗阻的原因,在高度膨胀与空虚的肠管之间,往往是梗阻的病因所在,复位时要轻柔,搞清楚梗阻的原因后再决定手术方式,因为有些梗阻原因需要附加手术或是其主要的手术方法才能解除,如肠肿瘤切除术,肠切开取石术。(4)绞窄性肠梗阻不单是一个局部肠管梗阻的疾病,一方面由于肠管绞窄甚至坏死,大量细菌毒素进入血循环,产生毒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另一方面,肠管内的细菌可通过移位扩散至腹膜腔内甚至全身 [3] 。所以既要强调解除绞窄性肠梗阻的局部病因,又要重视全身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也要求临床医生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一旦绞窄性肠梗阻发展至休克状态,不仅手术风险增大,而且围手术期的处理亦变得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老年肠梗阻患者。
【参考文献】
1 王吉甫.进一步提高肠梗阻的诊治水平.临床外科杂志,2000,(2):69-70.
2 彭海阳.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河北医学,2004,(2):47-49.
3 蔡成机.胃肠道外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
作者单位:313013浙江湖州,湖州市练市医院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沈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