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17期
编号:10781512
疏肝理气法治疗胸痹心痛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17期
     笔者跟随导师张新风教授从诊,运用疏肝理气法治疗胸痹心痛48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0 岁;病程1~15年;伴心绞痛1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心功能不全4例。

    1.2 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煎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观察8个疗程。疏肝理气法的基本方:柴胡、香附、郁金、青皮、厚朴、党参、酸枣仁、丹参、远志、龙眼肉、川楝子、玄胡、桃仁、焦山楂。

    1.3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好转:症状减轻,疼痛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心电图ST段经治疗后回升,但未达到正常水平,T波低平变为直立;未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1.4 治疗结果

    1.4.1 症状疗效评定 48例中,治愈24例,占50.0%;好转21例,占43.8%;无效3例,占6.2%;总有效率达93.8%。

    1.4.2 心电图疗效评定 48例中,治愈17例,占35.4%;好转21例,占43.8%;无效10例,占20.8%;总有效率达79.2%。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工人,2004年4月6日初诊,症见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痛、背痛彻心,伴胸闷,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情绪不佳时诸症发作而病加重,心电图示:下壁及侧壁心肌缺血。血脂总胆固醇7.5mmol/L,甘油三酯2.5mmol/L,给予西医药对症处理后,细查病史并观脉证,思及发病由情志动怒而引起,故诊断为肝郁气滞,心脉瘀阻的胸痹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脉。方药:柴胡12g,香附12g,郁金12g,青皮10g,丹参20g,川楝子12g,当归20g,薄荷6g,玄胡12g,桃仁12g,焦山楂15g,此方连服15剂,诸症大轻。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

     3 讨论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疾病,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是指胸部闷痛,甚者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滞,呼吸欠畅,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在《类证治裁》中提出冠心病发病因素其主要是由于“七情”变化,即“精神”、“情志”等变化造成气滞血瘀进而造成脉络痹阻而发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胸痹,心中痞气,气接胸中,胸满,胁下逆抢心……”所述气结于胸,郁滞不通达,治在疏肝理气。此病病情顽固,治法繁多。笔者导师张新风教授认为其发生固然与饮食失当、寒邪内侵、痰瘀互结、年老体虚等病因密切相关,但长期的情绪失调、七情过极,尤其是郁怒不节,即肝失疏泄,条达失司,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张教授积累数十年经验,在胸痹心痛病的治疗中注意肝气条达在治疗中的作用,于益气活血之中不忘疏肝理气,辨证之时详查患者情志,施以语言疏导,在临床中取得了明显疗效。

    胸痹心痛的病位在心,病机心脉痹阻,气机不畅。张教授将疏肝理气法运用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主要立足于以下3个方面:(1)脏腑相关,五行相生: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故二者为母子脏腑,生化有序,息息相关,肝与心为母子关系,可以认为“肝为起病之源,心为传病之所”。因此,若情志失调,则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悖胸中,血行不畅,心血瘀阻,遂致胸痹心痛。(2)气行血运,心脉畅通:中医认为,气与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循行正常是机体健康的标志。“血不自行,随气而行”,“气为血帅”,一旦气病,渐会及血,气血为病,根源在于气病,正合《素问》“百病生于气也”。古人云:“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病出于血,调气就可以条达……”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肝为将军之官,藏血,主疏泄,为条达气血的重要脏器。正如《血证论》所说:“以肝属木,木气充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情志与胸痹的发病关系密切,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活的重要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虽血液瘀滞为胸痹的关键所在,但“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况且气畅则津液流行,自无痰浊、水饮阻塞之患,经脉亦自得畅通。故气机是否舒畅,在胸痹形成、发展、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审时度势,关注社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承受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心理因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转归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长期超负荷的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引致躯体相应的病理改变,如紧张情绪能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明显高于正常人,使血管收缩,血小板增加,血液凝固时间缩短,进而引起冠心病,同时也是冠心病患者产生不良预后的因素。冠心病系集躯体疾病、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一体”的典型的心身疾病,故治疗此病疏肝理气亦具有一定的现实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中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加一些疏肝理气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作者单位: 430064 湖北武汉,湖北中医学院

    (编辑:唐 城), 百拇医药(延秀敏 张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