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3233
民工医院:善心需要众人拾柴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7日 中华女性网
     赵华琼,57岁,医学博士,年轻时曾下乡行医,2004年12月11日,在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开设一家名为“崇一”的医疗门诊。该院为“全国第一个民工门诊部”,医院药品价格低廉,一般低于国家指导价格30%,有些甚至达到50%以上。开业近一年后,因为借贷压力、高昂的房租、人力成本以及长期对民工病人的优惠和资助,这家医院面临严重的财务和生存危机。(《新京报》10月12日)

    开医院不为了自己赚大钱,只为民工,这不是最大的善心是什么?

    在城市里,医院不是没有,大医院多的是,但是“钱槛”太高,对于大多数民工来说,生了病能忍就会忍。迫不得已,只好找那些明知是骗子的江湖游医,花最少的钱只为自己找一个希望。笔者曾在一个药店门前看过一个民工为几元钱的药犹豫徘徊的情形,很心酸。据媒体报道,更有极端者,有人居然用菜刀为自己剖腹生孩子。虽然这不值得提倡,却反映了民工就医的条件是如此艰难。

    善心总是遭遇现实的艰难。赵华琼为了办民工医院,把儿子结婚的房子卖掉,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了50万,又向亲戚朋友借了50万。从开业到现在,她已经亏了30多万。然而艰难又岂止这样?为了给一个民工孩子看病,被区卫生局罚了1000块,其中的冤屈谁能理解?没有人相助却有人举报,有人恐吓,有人讽刺作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民工们的需要,因为这里的收费很低,五毛钱也能看病;因为这里没钱看病也不用打欠条;因为这里可以退药;因为这里有为你服务到最后的医生……太多的因为让民工看到了希望和温暖。可惜的是,为民工治病的专门医院只此一家。虽然见过一些大医院的“民工门诊”,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媒体上“现一现”,就没有声息了。

    赵华琼的日子不好过,任何人都知道她这样做肯定不好过,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她已经快60岁了,还能坚持多久?当记者问她,如果医院垮了怎么办?赵华琼的回答则是:我没有想过。既然有那么多民工喜欢我,我不能倒。信心和勇气均可嘉,可不能倒毕竟只是理想,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如果没有更多社会的支持,我们很难知道这种医院能坚持多久。赵华琼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民工的日子是好过多了。如果有一天,赵华琼真的退了,民工的日子又要回到从前。真羡慕杭州的民工,他们有个赵华琼,而我们其他广大的民工呢?

    杭州的民工是幸运的,但如何改善广大民工等相对困难群体的就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毕竟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探索多渠道可行性的社会途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王军荣)

    其实改善民工等广大群众的就医条件,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健康的和谐社会,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每一个分子的添砖加瓦,我们期望更多有力量和能力的人献出爱心。我们希望更多有智慧和热心的读者出谋划策,为我们的百姓更健康,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得到更多的关怀。本论坛期待您的声音、欢迎您的建设性提议。(来稿信箱gengxingmin@126.com),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