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章.麻醉期循环管理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4kb)。
第39章 麻醉期循环管理
循环系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延续的基础之一,也是各种治疗药物得以送达效应部位,从而发生治疗效应的载体。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麻醉药物的影响和手术操作的不良刺激,均会造成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各类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业已证明,良好的围麻醉期循环管理、平稳的血流动力状态、充分的组织灌注是术后病人迅速康复的重要保证。反之,如果麻醉期间血流动力状态不稳定,血压、心率波动剧烈,组织灌注不良,则不仅使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性大增,对病人术后康复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轻者使病人术后倍感疲惫、组织水肿、吻合口、创缘愈合延迟,重者则会引起严重酸中毒、组织低灌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败血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现代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麻醉学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调动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使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维持于稳定状态,是每一个麻醉医师的责任。
本章通过对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状态的观察和判断,分析造成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原因,并讨论维护循环稳定性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第1节 麻醉期间循环不稳定的原因
造成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原因很多,但大体上仍可分为三类主要原因:即病人自身基础状况、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功能的抑制和麻醉操作所造成的干扰,以及手术操作的不良刺激和手术本身带来的急性大失血等。
一、病人自身基础状况
麻醉和手术前,病人自身的基础状况,特别是与术中循环系统功能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脏器和系统(如脑、心、肺、肝、肾、内分泌等)的功能状况如何,有无严重器质性病变,正在接受哪些治疗和药物等,均会直接影响到麻醉期间循环功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年龄不超过60岁,既往身体健康,无重要脏器病变者,多可耐受各类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功能的抑制以及各种麻醉和手术操作所带来的不良刺激,并可通过其自主调节功能和麻醉医生的适当干预,而保持循环功能的稳定。但如术前有下列情形者,则循环稳定性易受到破坏,需格外小心处理。
(一)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是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管理、协调部分,其病变或损伤,必然影响其它系统功能,特别是循环系统功能。由于机体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因此,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病变或损伤如脑血管栓塞或中风偏瘫后,往往于术前对循环系统功能并无明显直接影响,但可因机体整体功能下降,部分肢体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血管硬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使循环系统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围麻醉期容易出现循环功能不稳定。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特别是颅内或脑内出血性病变或外伤后血肿,则可因颅内压急剧升高或直接压迫生命中枢,而对循环、呼吸产生明显影响。例如严重急性颅内高压病人,麻醉前往往表现为高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且通常已接受脱水治疗,虽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但血容量多为严重不足,麻醉诱导后很容易出现严重低血压,甚至心搏停止。
(二)循环系统病变
循环系统本身病变是导致围麻醉期循环不稳定的最主要原因。不论是心脏病变,还是外周血管病变,抑或是混合病变,均使麻醉风险大为增加。麻醉医生必须熟悉有关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才能正确管理麻醉。
1.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未能及时进行矫治手术,往往在出生后早期或婴幼儿期即发展为严重终末期病变,导致死亡。但也有相当部分患儿可生存至青春期甚至成年。此类病人麻醉中循环管理的关键是掌握解剖变异造成的血流动力异常和对氧合的影响。如为单纯分流型病变,且病变尚未发展到肺动脉高压和右向左分流,术前氧合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则一般麻醉技术和方法均可保证麻醉的平稳。但如病变已发展至交替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则应在充分抑制应激反应的基础上,注意维持体循环阻力,避免过度扩张体循环系统血管,以免右向左分流加重。对于法乐四联症一类的患者,除应注意维持体循环阻力外,避免过度通气所带来的高气道压和低碳酸血症造成的肺血流进一步减少,以及严重酸中毒所造成的肺动脉流出道痉挛,也是保证循环稳定的重要保证。
2. 风湿性心脏病伴严重瓣膜病变:此类病人病史通常较长,除瓣膜病变本身对血流动力的干扰外,还有心脏腔室变形和风湿性心肌病变造成的心肌收缩力下降或舒张功能减退带来的影响。通常严重狭窄型病变,麻醉处理要点在于控制心率于较慢水平,以保证在较长的收缩和舒张期内有足够的血流通过狭窄瓣膜,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心衰。而对于严重瓣膜关闭不全型病变,则应将心率维持于较快的水平(70~90 bpm),以增加前向血流减少返流。但临床上尚有相当部分病人为混合型病变,既有狭窄,也有关闭不全,此时则应将心率、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尽量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
3. 冠状动脉狭窄或心肌梗死病人: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病人的麻醉而言,控制心率血压于最适水平,使心肌氧供需负平衡得以改善甚至纠正至为关键。根据笔者经验,此类病人的麻醉实施应注意诱导插管期和术毕拔管期的管理。如能平稳度过诱导阶段,则术中还应注意根据S-T段分析,判断心肌氧供需状态。虽然理论上心率越慢则氧耗越低,但临床上仍应根据S-T段分析所显示的变化趋势,调整病人的血压、心率。有相当部分病人,心肌已相当肥厚,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明显,侧枝循环发育丰富,此类病人如心率慢、血压低,则可能因侧枝循环供血不足,而使心肌缺血加重。对此类病人如将血压、心率维持于稍高水平,反而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肌氧供。因此,在保证血压、心率平稳的基础上,以S-T段分析的趋势变化指导麻醉管理,应成为冠状动脉病变病人麻醉的常规。
(三)呼吸系统病变
随着PACU、ICU的普及和术中麻醉技术的进步,呼吸系统病变病人的麻醉管理已不再是麻醉中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对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已不再构成主要威胁,但仍应考虑术前呼吸系统病变的影响。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类病人多见于多发伤后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严重肠梗阻手术,往往循环系统稳定性已受到影响,但在麻醉过程中,ARDS本身并不对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明显影响,即使SpO2降低,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也可维持SpO2于正常水平。此类病人需注意的是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通常不能维持正常氧合,应维持气管插管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2.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轻中度病变对循环系统功能并无明显影响。严重病变伴肺动脉高压者,需注意右心功能的维护。目前所用静脉诱导药丙泊酚和吸入维持药异氟醚均有一定的扩张肺血管和舒张小支气管的作用,对此类病人有益。麻醉管理的要点在于诱导插管和术毕拔管期的管理和呼吸机通气参数的调节。诱导期如麻醉深度不足,则气管插管操作可导致小气道强烈收缩,人工或机械控制通气可使气道压急剧增高,从而影响肺循环和右心功能。拔管期也可发生类似情况。故有条件者,应将病人转入ICU,经1~2天的呼吸支持后再拔管。此类病人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对降低气道压、改善通气效率和稳定循环功能有一定帮助。通常应根据气道压和etCO2波形数值的显示,调节呼吸频率、吸呼比和潮气量。可先设定每分钟12~15次、吸呼比1:2或1:3,以利呼气。调节参数的原则是 ......
第39章 麻醉期循环管理
循环系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延续的基础之一,也是各种治疗药物得以送达效应部位,从而发生治疗效应的载体。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麻醉药物的影响和手术操作的不良刺激,均会造成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各类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业已证明,良好的围麻醉期循环管理、平稳的血流动力状态、充分的组织灌注是术后病人迅速康复的重要保证。反之,如果麻醉期间血流动力状态不稳定,血压、心率波动剧烈,组织灌注不良,则不仅使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性大增,对病人术后康复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轻者使病人术后倍感疲惫、组织水肿、吻合口、创缘愈合延迟,重者则会引起严重酸中毒、组织低灌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败血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现代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麻醉学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调动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使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维持于稳定状态,是每一个麻醉医师的责任。
本章通过对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状态的观察和判断,分析造成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原因,并讨论维护循环稳定性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第1节 麻醉期间循环不稳定的原因
造成麻醉期间循环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原因很多,但大体上仍可分为三类主要原因:即病人自身基础状况、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功能的抑制和麻醉操作所造成的干扰,以及手术操作的不良刺激和手术本身带来的急性大失血等。
一、病人自身基础状况
麻醉和手术前,病人自身的基础状况,特别是与术中循环系统功能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脏器和系统(如脑、心、肺、肝、肾、内分泌等)的功能状况如何,有无严重器质性病变,正在接受哪些治疗和药物等,均会直接影响到麻醉期间循环功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年龄不超过60岁,既往身体健康,无重要脏器病变者,多可耐受各类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功能的抑制以及各种麻醉和手术操作所带来的不良刺激,并可通过其自主调节功能和麻醉医生的适当干预,而保持循环功能的稳定。但如术前有下列情形者,则循环稳定性易受到破坏,需格外小心处理。
(一)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是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管理、协调部分,其病变或损伤,必然影响其它系统功能,特别是循环系统功能。由于机体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因此,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病变或损伤如脑血管栓塞或中风偏瘫后,往往于术前对循环系统功能并无明显直接影响,但可因机体整体功能下降,部分肢体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血管硬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使循环系统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围麻醉期容易出现循环功能不稳定。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特别是颅内或脑内出血性病变或外伤后血肿,则可因颅内压急剧升高或直接压迫生命中枢,而对循环、呼吸产生明显影响。例如严重急性颅内高压病人,麻醉前往往表现为高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且通常已接受脱水治疗,虽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但血容量多为严重不足,麻醉诱导后很容易出现严重低血压,甚至心搏停止。
(二)循环系统病变
循环系统本身病变是导致围麻醉期循环不稳定的最主要原因。不论是心脏病变,还是外周血管病变,抑或是混合病变,均使麻醉风险大为增加。麻醉医生必须熟悉有关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才能正确管理麻醉。
1.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未能及时进行矫治手术,往往在出生后早期或婴幼儿期即发展为严重终末期病变,导致死亡。但也有相当部分患儿可生存至青春期甚至成年。此类病人麻醉中循环管理的关键是掌握解剖变异造成的血流动力异常和对氧合的影响。如为单纯分流型病变,且病变尚未发展到肺动脉高压和右向左分流,术前氧合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则一般麻醉技术和方法均可保证麻醉的平稳。但如病变已发展至交替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则应在充分抑制应激反应的基础上,注意维持体循环阻力,避免过度扩张体循环系统血管,以免右向左分流加重。对于法乐四联症一类的患者,除应注意维持体循环阻力外,避免过度通气所带来的高气道压和低碳酸血症造成的肺血流进一步减少,以及严重酸中毒所造成的肺动脉流出道痉挛,也是保证循环稳定的重要保证。
2. 风湿性心脏病伴严重瓣膜病变:此类病人病史通常较长,除瓣膜病变本身对血流动力的干扰外,还有心脏腔室变形和风湿性心肌病变造成的心肌收缩力下降或舒张功能减退带来的影响。通常严重狭窄型病变,麻醉处理要点在于控制心率于较慢水平,以保证在较长的收缩和舒张期内有足够的血流通过狭窄瓣膜,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心衰。而对于严重瓣膜关闭不全型病变,则应将心率维持于较快的水平(70~90 bpm),以增加前向血流减少返流。但临床上尚有相当部分病人为混合型病变,既有狭窄,也有关闭不全,此时则应将心率、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尽量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
3. 冠状动脉狭窄或心肌梗死病人: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病人的麻醉而言,控制心率血压于最适水平,使心肌氧供需负平衡得以改善甚至纠正至为关键。根据笔者经验,此类病人的麻醉实施应注意诱导插管期和术毕拔管期的管理。如能平稳度过诱导阶段,则术中还应注意根据S-T段分析,判断心肌氧供需状态。虽然理论上心率越慢则氧耗越低,但临床上仍应根据S-T段分析所显示的变化趋势,调整病人的血压、心率。有相当部分病人,心肌已相当肥厚,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明显,侧枝循环发育丰富,此类病人如心率慢、血压低,则可能因侧枝循环供血不足,而使心肌缺血加重。对此类病人如将血压、心率维持于稍高水平,反而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肌氧供。因此,在保证血压、心率平稳的基础上,以S-T段分析的趋势变化指导麻醉管理,应成为冠状动脉病变病人麻醉的常规。
(三)呼吸系统病变
随着PACU、ICU的普及和术中麻醉技术的进步,呼吸系统病变病人的麻醉管理已不再是麻醉中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对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已不再构成主要威胁,但仍应考虑术前呼吸系统病变的影响。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类病人多见于多发伤后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严重肠梗阻手术,往往循环系统稳定性已受到影响,但在麻醉过程中,ARDS本身并不对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明显影响,即使SpO2降低,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也可维持SpO2于正常水平。此类病人需注意的是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通常不能维持正常氧合,应维持气管插管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2.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轻中度病变对循环系统功能并无明显影响。严重病变伴肺动脉高压者,需注意右心功能的维护。目前所用静脉诱导药丙泊酚和吸入维持药异氟醚均有一定的扩张肺血管和舒张小支气管的作用,对此类病人有益。麻醉管理的要点在于诱导插管和术毕拔管期的管理和呼吸机通气参数的调节。诱导期如麻醉深度不足,则气管插管操作可导致小气道强烈收缩,人工或机械控制通气可使气道压急剧增高,从而影响肺循环和右心功能。拔管期也可发生类似情况。故有条件者,应将病人转入ICU,经1~2天的呼吸支持后再拔管。此类病人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对降低气道压、改善通气效率和稳定循环功能有一定帮助。通常应根据气道压和etCO2波形数值的显示,调节呼吸频率、吸呼比和潮气量。可先设定每分钟12~15次、吸呼比1:2或1:3,以利呼气。调节参数的原则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9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