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药品降价后市场调查情况令人担忧
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我国从1998年起,药品连续16次降价。国家发改委目前又进行了新一轮的“降价方案”。从10月10日起,国家发改委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40%,最高降幅达60%,这是国家第17次对药品大幅降价,也是降价力度最大的一次。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一药品降价风潮雷声大雨点小,多数降价药在一夜之间“蒸发”了,在河南部分城市的一些平价药房,降价药品全部断货。一些降价药正走向“淬火炉”,“脱胎换骨”的药将药价再次拉高。
平价药房降价药品没了踪影
国家发改委对22种400多种规格的药品的降价令正式发布的当日,住在郑州市南阳路的张大妈和李大妈起了个大早,来到位于大石桥的平价大药房买降价药,问来问去,她们要的几种降价药都没有。她们连跑了几家平价药店一无所获。事实上,不单郑州的张大妈和李大妈没有买到降价药,在开封、濮阳等城市,也有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在当地最有影响的平价药房根本就找不降价的药。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省会郑州采访发现,很多人对这一关系民生的药品降价整体反应平淡。
在金水路某平价药店,记者提出买各种型号的头孢曲松钠和盐酸克林霉素,营业员告知没有这些药;记者又提出买不同规格的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氟康唑,结果也没有;记者再提出买不同规格的胸腺肽等,同样令人失望。一位老大爷说,和去年一样,国家发改委的“降价令”一下,降价药全不见了。
记者在健康路、东三街等药店发现,这些药店几乎没有此次降价的药品。记者致电郑州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接电话的女士说他们连锁店凡属于本次降价的药品都没断货。对于为什么在一些药店找不到降价药品的问题,该女士改口称:“这就不清楚了。”
据河南老百姓大药房采购部部长许化斌说,这次国家降价的400多种规格的药品,他们在郑州、濮阳、开封等地的所有连锁店全面断货。他们向供货商要货但供货商说没货了,他们只好进替代品满足需求。
, http://www.100md.com
不但零售药店降价药品断货,在一些医院也不乐观。记者共走访了四家医院,这些医院均没有贴出此次降价药品的名单,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也没有降价药品的前后价格对照信息。记者拿着10种常用的降价药品名单询问药房,药房能够提供的只占极少数。
某制药公司供货商对记者说,降价药品药房断货不可能,他们厂有库存。但记者调查发现,该制药公司开的连锁药店里同样找不到此次降价药品。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经销商范琳说,降价药品断货的原因是这些降价药对经销商和厂家来说已无利可图了。
市场上出现的不经营降价药品的现象,导致老百姓无法享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
“灰色招式”戏弄“降价令”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生产、流通等领域有很多“灰色招式”,轻而易举让降价“令箭”变“鸡毛”。
, http://www.100md.com
一家制药企业销售负责人对记者直言:药品价格平均下调40%对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但老百姓会空喜欢一场。调价极大降低了代理商的利益。一家大型药厂有千万个代理商,药厂不得不考虑代理商的利益。说白了,当利润大幅下降的时候,在流通渠道,一个惯用手法就是停止供货,逼着制药企业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产品。当然,厂家觉得产品利润接近“底线”后,也会自动进行“药品重生行动”,这就是许多廉价药品销声匿迹的原因。
“‘药品重生’的办法很多。”这位销售负责人说,如将20粒装改为10粒装,将注射剂改成片剂、胶囊、干混悬剂,将片剂改为胶囊等等。又如将原来价格为每10片0.3元的阿司匹林更名为“巴米尔”后,价格变为每10片6.3元,价格翻了20倍。药还是原来的药,上报审批时称这是“新药”,投入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云云,轻松绕过了发改委祭出的降价令。于是,制药、批发、零售、医院都有了利润空间,皆大欢喜。
“药品价格虽然一直在降,但总有高价新产品推出。别说这是第17次降价,即使再来N次降价,我们这些‘孙悟空’也会拿七十二变的本领灵活应对。”一位药品区域代理商笑谈。
, http://www.100md.com
除了这些精明的药商,记者又把疑虑的目光转向“白衣天使”。
某医院一位业务部门负责人直言,医生开什么药、做什么检查,作为病人根本不知道是否适当,自然也就无法跟医生去讨价还价了。目前药品的同类替代品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就会考虑:我开哪个药提成最多。再者,医院也面临生存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会暗示药厂把某些药神秘“蒸发”,比如上次药品降价之后,有的小医院想用价格低的药,但是市场上已经没有了。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降价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患者拿的药可能是最贵的。
药品降价不应厚此薄彼
张先生总认为西药副作用大而乐于吃中药。他说:“我是个药罐子,西药降价多次了为什么不让中药降价,一部分老百姓还是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而某西药企业经销人员也称,光让西药降价而不让中药降价,有失公允。
, 百拇医药
“降价药”不涉及中药有什么隐衷呢?国内颇有知名度、以中药为主打产品的广州白云山中药厂的看法颇有代表性。
该厂河南办事处经理宋士杰说,中药和西药用一样的价格调整标准是不合适的。中药讲究的是原材料的成色,由于原材料的产地、采收季节、药品的工艺等不同,中药的品质会有很大差异,这个检测标准很难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中药降价,会逼着厂家去寻找品质差的原料,减少工艺降低成本,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药被‘以药养医’的医院垄断了,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权和价格比较权,只能吃医院垄断的高价药。”健康人大药房业务总经理刘艳波和河南老百姓大药房有关人士说,同为20毫克14粒的奥美拉唑,疗效基本相同,在平价药店售价为5.2元,一些药厂不走平价药房这条路而“专供”医院,把药卖到148元,而医生也不开奥美拉唑而是开“迷魂药名”--洛赛克等,老百姓不知道这就是奥美拉唑,可在零售药店又买不来洛赛克,只得吃高价药。这种让老百姓不想吃高价药也必须得吃的“专供”药现象的长期存在,实属不正常。政府要想真正让药价降下来,何不硬性规定所有药品都不准走“专供”渠道呢!
, http://www.100md.com
郑州货站街是全国知名的药品物流集散地。在这里,记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厂经销商进行了交谈。
河南某制药厂销售经理不解地说,同样是符合中国药品标准的产品,为什么国内药企生产的药,价格平均降价40%,而外资企业生产的药品,降幅在4%至25%?如果“洋药”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那它的成本应该更低,其降价幅度应该更大才对。如果“洋药”是落后的生产力,为什么还要对其“法外施恩”?降价厚此薄彼,增加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数家制药厂经销负责人表示,可怕的是在药品回扣久禁不绝的情况下,“洋药”凭着高额的定价将拥有更大的价格空间以争夺“国药”的临床。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不及时出台鼓励质优价廉仿制药使用的相关政策,国内药企将逐渐淡出市场。
药价虚高果真无药可救?
“这次药品降价极有可能像前16次那样,再次跌入‘降价→涨价→再降价→再涨价’的怪圈。”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 http://www.100md.com
但更多的业内人士在追问药价虚高产生根源的同时,针对性地拿出治疗药价虚高的“偏方”。
郑州健康人大药房业务总经理刘艳波及河南老百姓大药房负责人说,药价虚高的症结在于体制--没有“医药分家”,解决了“医药分家”,就会把药价的“虚火”浇灭。
消费者丁刚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疗体制在内的许多改革在经历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初级阶段后,走到了十字路口。“医药分家”说起来轻松,“医”分出来后靠什么支持,是让公立医院自己赚钱,还是逐步转向靠政府或社会福利来支持,这个问题不解决,“医药分家”要么长不了,要么就是医院变相提高医疗费用,结果求医者的负担还是减轻不了。
有关药监部门提出建议,卫生部门应允许有执业资格的医师到药店坐堂,这样,药店医师开出的处方不要挂号费且方便了群众,没有医院的医生开“迷魂药处方”,药费自然会降下来。对此,省卫生厅有关人士说,在药店坐堂行医是违法的。零售药店是卖药的,假如批准了药店可允许医师坐堂,又有谁能保证药店的医师不向消费者推荐高价药或滞销药?
, 百拇医药
此路不通,不少人想到了药品招标:医院实行“阳光采购”,“阳光”自然会把药价虚高的坚冰融化。可这次国家为何规定对降价的药品不实行招标了呢?
“招标体制本来没有问题,关键是形同虚设,遭到全国制药行业最大规模的抨击。”郑州某医院办公室主任说,招标是降低药品价格的有效手段,理论上可以压缩药品利润,但实际上在某些地方已演变成药价飙升的助推器。
这位主任给记者看了一份专为国内中高级医院领导提供信息服务的《决策白皮书》。《白皮书》披露,去年4月份以来,全国三十家地方医药行业协会多次聚会,组成全国医药行业协会的“反招标阵营”。该阵营指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5年来,零售药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每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
集中招标采购实际上是把药品利润从医疗机构负责人和药房主管的口袋转到了招标主持者的口袋。浙江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赵博文的一句话成为业界名言--“要真是把利润让给了老百姓,我死得其所;要是把利润都让给了招标办,我死不瞑目。”
“阳光”暗淡。有人提出,网上交易可挤出药价水分,让繁琐的招标简单化,节省人力,同时还可以省去商业环节中不必要的流通成本。
但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认为,从买方主导的市场,到卖方主导的市场,再到有第三方介入的网上交易,在国外完成这一转变用了几十年,国内要想短期内完成谈何容易。
“医疗产业涉及卫生、药监、社保、物价、财政、商务等多个部门,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足够能力来解决整个医疗行业特别是药价虚高的难题。”一位政府部门官员介绍说。, 百拇医药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一药品降价风潮雷声大雨点小,多数降价药在一夜之间“蒸发”了,在河南部分城市的一些平价药房,降价药品全部断货。一些降价药正走向“淬火炉”,“脱胎换骨”的药将药价再次拉高。
平价药房降价药品没了踪影
国家发改委对22种400多种规格的药品的降价令正式发布的当日,住在郑州市南阳路的张大妈和李大妈起了个大早,来到位于大石桥的平价大药房买降价药,问来问去,她们要的几种降价药都没有。她们连跑了几家平价药店一无所获。事实上,不单郑州的张大妈和李大妈没有买到降价药,在开封、濮阳等城市,也有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在当地最有影响的平价药房根本就找不降价的药。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省会郑州采访发现,很多人对这一关系民生的药品降价整体反应平淡。
在金水路某平价药店,记者提出买各种型号的头孢曲松钠和盐酸克林霉素,营业员告知没有这些药;记者又提出买不同规格的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氟康唑,结果也没有;记者再提出买不同规格的胸腺肽等,同样令人失望。一位老大爷说,和去年一样,国家发改委的“降价令”一下,降价药全不见了。
记者在健康路、东三街等药店发现,这些药店几乎没有此次降价的药品。记者致电郑州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接电话的女士说他们连锁店凡属于本次降价的药品都没断货。对于为什么在一些药店找不到降价药品的问题,该女士改口称:“这就不清楚了。”
据河南老百姓大药房采购部部长许化斌说,这次国家降价的400多种规格的药品,他们在郑州、濮阳、开封等地的所有连锁店全面断货。他们向供货商要货但供货商说没货了,他们只好进替代品满足需求。
, http://www.100md.com
不但零售药店降价药品断货,在一些医院也不乐观。记者共走访了四家医院,这些医院均没有贴出此次降价药品的名单,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也没有降价药品的前后价格对照信息。记者拿着10种常用的降价药品名单询问药房,药房能够提供的只占极少数。
某制药公司供货商对记者说,降价药品药房断货不可能,他们厂有库存。但记者调查发现,该制药公司开的连锁药店里同样找不到此次降价药品。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经销商范琳说,降价药品断货的原因是这些降价药对经销商和厂家来说已无利可图了。
市场上出现的不经营降价药品的现象,导致老百姓无法享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
“灰色招式”戏弄“降价令”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生产、流通等领域有很多“灰色招式”,轻而易举让降价“令箭”变“鸡毛”。
, http://www.100md.com
一家制药企业销售负责人对记者直言:药品价格平均下调40%对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但老百姓会空喜欢一场。调价极大降低了代理商的利益。一家大型药厂有千万个代理商,药厂不得不考虑代理商的利益。说白了,当利润大幅下降的时候,在流通渠道,一个惯用手法就是停止供货,逼着制药企业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产品。当然,厂家觉得产品利润接近“底线”后,也会自动进行“药品重生行动”,这就是许多廉价药品销声匿迹的原因。
“‘药品重生’的办法很多。”这位销售负责人说,如将20粒装改为10粒装,将注射剂改成片剂、胶囊、干混悬剂,将片剂改为胶囊等等。又如将原来价格为每10片0.3元的阿司匹林更名为“巴米尔”后,价格变为每10片6.3元,价格翻了20倍。药还是原来的药,上报审批时称这是“新药”,投入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云云,轻松绕过了发改委祭出的降价令。于是,制药、批发、零售、医院都有了利润空间,皆大欢喜。
“药品价格虽然一直在降,但总有高价新产品推出。别说这是第17次降价,即使再来N次降价,我们这些‘孙悟空’也会拿七十二变的本领灵活应对。”一位药品区域代理商笑谈。
, http://www.100md.com
除了这些精明的药商,记者又把疑虑的目光转向“白衣天使”。
某医院一位业务部门负责人直言,医生开什么药、做什么检查,作为病人根本不知道是否适当,自然也就无法跟医生去讨价还价了。目前药品的同类替代品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就会考虑:我开哪个药提成最多。再者,医院也面临生存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会暗示药厂把某些药神秘“蒸发”,比如上次药品降价之后,有的小医院想用价格低的药,但是市场上已经没有了。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降价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患者拿的药可能是最贵的。
药品降价不应厚此薄彼
张先生总认为西药副作用大而乐于吃中药。他说:“我是个药罐子,西药降价多次了为什么不让中药降价,一部分老百姓还是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而某西药企业经销人员也称,光让西药降价而不让中药降价,有失公允。
, 百拇医药
“降价药”不涉及中药有什么隐衷呢?国内颇有知名度、以中药为主打产品的广州白云山中药厂的看法颇有代表性。
该厂河南办事处经理宋士杰说,中药和西药用一样的价格调整标准是不合适的。中药讲究的是原材料的成色,由于原材料的产地、采收季节、药品的工艺等不同,中药的品质会有很大差异,这个检测标准很难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中药降价,会逼着厂家去寻找品质差的原料,减少工艺降低成本,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药被‘以药养医’的医院垄断了,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权和价格比较权,只能吃医院垄断的高价药。”健康人大药房业务总经理刘艳波和河南老百姓大药房有关人士说,同为20毫克14粒的奥美拉唑,疗效基本相同,在平价药店售价为5.2元,一些药厂不走平价药房这条路而“专供”医院,把药卖到148元,而医生也不开奥美拉唑而是开“迷魂药名”--洛赛克等,老百姓不知道这就是奥美拉唑,可在零售药店又买不来洛赛克,只得吃高价药。这种让老百姓不想吃高价药也必须得吃的“专供”药现象的长期存在,实属不正常。政府要想真正让药价降下来,何不硬性规定所有药品都不准走“专供”渠道呢!
, http://www.100md.com
郑州货站街是全国知名的药品物流集散地。在这里,记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厂经销商进行了交谈。
河南某制药厂销售经理不解地说,同样是符合中国药品标准的产品,为什么国内药企生产的药,价格平均降价40%,而外资企业生产的药品,降幅在4%至25%?如果“洋药”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那它的成本应该更低,其降价幅度应该更大才对。如果“洋药”是落后的生产力,为什么还要对其“法外施恩”?降价厚此薄彼,增加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数家制药厂经销负责人表示,可怕的是在药品回扣久禁不绝的情况下,“洋药”凭着高额的定价将拥有更大的价格空间以争夺“国药”的临床。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不及时出台鼓励质优价廉仿制药使用的相关政策,国内药企将逐渐淡出市场。
药价虚高果真无药可救?
“这次药品降价极有可能像前16次那样,再次跌入‘降价→涨价→再降价→再涨价’的怪圈。”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 http://www.100md.com
但更多的业内人士在追问药价虚高产生根源的同时,针对性地拿出治疗药价虚高的“偏方”。
郑州健康人大药房业务总经理刘艳波及河南老百姓大药房负责人说,药价虚高的症结在于体制--没有“医药分家”,解决了“医药分家”,就会把药价的“虚火”浇灭。
消费者丁刚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疗体制在内的许多改革在经历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初级阶段后,走到了十字路口。“医药分家”说起来轻松,“医”分出来后靠什么支持,是让公立医院自己赚钱,还是逐步转向靠政府或社会福利来支持,这个问题不解决,“医药分家”要么长不了,要么就是医院变相提高医疗费用,结果求医者的负担还是减轻不了。
有关药监部门提出建议,卫生部门应允许有执业资格的医师到药店坐堂,这样,药店医师开出的处方不要挂号费且方便了群众,没有医院的医生开“迷魂药处方”,药费自然会降下来。对此,省卫生厅有关人士说,在药店坐堂行医是违法的。零售药店是卖药的,假如批准了药店可允许医师坐堂,又有谁能保证药店的医师不向消费者推荐高价药或滞销药?
, 百拇医药
此路不通,不少人想到了药品招标:医院实行“阳光采购”,“阳光”自然会把药价虚高的坚冰融化。可这次国家为何规定对降价的药品不实行招标了呢?
“招标体制本来没有问题,关键是形同虚设,遭到全国制药行业最大规模的抨击。”郑州某医院办公室主任说,招标是降低药品价格的有效手段,理论上可以压缩药品利润,但实际上在某些地方已演变成药价飙升的助推器。
这位主任给记者看了一份专为国内中高级医院领导提供信息服务的《决策白皮书》。《白皮书》披露,去年4月份以来,全国三十家地方医药行业协会多次聚会,组成全国医药行业协会的“反招标阵营”。该阵营指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5年来,零售药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每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
集中招标采购实际上是把药品利润从医疗机构负责人和药房主管的口袋转到了招标主持者的口袋。浙江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赵博文的一句话成为业界名言--“要真是把利润让给了老百姓,我死得其所;要是把利润都让给了招标办,我死不瞑目。”
“阳光”暗淡。有人提出,网上交易可挤出药价水分,让繁琐的招标简单化,节省人力,同时还可以省去商业环节中不必要的流通成本。
但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认为,从买方主导的市场,到卖方主导的市场,再到有第三方介入的网上交易,在国外完成这一转变用了几十年,国内要想短期内完成谈何容易。
“医疗产业涉及卫生、药监、社保、物价、财政、商务等多个部门,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足够能力来解决整个医疗行业特别是药价虚高的难题。”一位政府部门官员介绍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