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798780
医疗美容商业热炒的冷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5日 大众卫生报
     “昨天你看了打造美女的电视吗?”

    “啊!看了,血淋淋的好可怕啊!好恶心,乳头都露出来了!”

    这是9月底,我在电梯里听到的一段对话。

    进入21世纪,随着“美容经济”的崛起,一些美容机构,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进行商业热炒,同时夸大医疗美容效果,隐瞒手术风险、并发症、后遗症的严重后果。在治疗效果上欺诈消费者,导致美容纠纷事故频发。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发生的各种美容毁容案例高达30多万起,敲响了医疗美容事业的警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整形美容科博士生导师罗成群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疗美容事业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但是目前美容市场的这种热炒,既违背了知情同意的伦理学原则,也可以说是一种商业欺诈的违法行为。爱美的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看待这种商业热炒,冷静思考。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市场上的欺骗和炒作手段种类繁多。

    非法执业:1、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超范围经营。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要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目前市场上一些没有取得这一资格的美容院也在从事医疗美容活动。消费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容易上当。2、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医生执业。一些美容机构以聘请“知名专家”为诱饵,诱骗消费者前来。这些所谓专家有的根本没有执业资格,鱼目混珠,即使有执业资格的,也是一待手术做完就匆匆离去,根本无暇顾及消费者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更有甚者,吹嘘外国“专家”,其实这是违法行为。

    虚假广告:“10分钟+高分子=永久双眼皮”。这样的广告令不少渴望拥有漂亮双眼皮的消费者动心,可这是典型的虚假广告。

    编造概念:“运用PC技术做双眼皮”,至于什么是PC技术,专业人士并不明白。
, 百拇医药
    夸大效果: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在向消费者推荐技术和产品时,往往夸大效果。“激光一照,眼袋全消”。其实激光只是消除眼袋手术中运用的工具之一,只是代替了手术剪,起到切割和止血的作用。

    隐瞒风险:一些美容医疗机构在手术前因为害怕顾客因风险而放弃美容整形,以非专业人员“接待”,更不履行告知义务,在合同中也不做关于手术失败责任的规定,消费者听到的只是接待人员的“花言巧语”,而手术医生术前、术后根本见不到人。

    迷信“进口产品”:美容师往往拿出一盒没有标注任何中文标识的产品,口气神秘地向要求美容者推荐。其实这大多是“三无”产品,没有任何保障,甚至是国外生产的“垃圾”产品。

    价格陷阱:“180元做双眼皮……”,“全免手术费美容……”。其实,这些美容机构会设立名目繁多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一旦套进消费者就难以摆脱。

    众所周知,我国医疗美容经过20来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大众对基本医疗美容知识了解不多。罗教授提醒广大消费者,求美无罪,但还是应该“悠”着点,多一份理智、少一些盲目,冷静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百拇医药
    在实施医疗美容手术前,首先查看医疗美容机构和人员的资格证书。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美容医师的《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等。此外还要注意查看自己将要进行的医疗美容项目是否在卫生行政部门已审批和国家物价标准的范围内。

    健康至上。而作为就医者,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面貌和体形,应根据自身条件、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决定是否进行医疗美容,一旦与健康发生冲突时,应坚持“健康第一”,损害健康而单纯追求美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不可取行为。

    与其他医疗项目一样,医疗美容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正规的医疗机构相对概率较低。例如,美容术后的出血、感染,疤痕再形成,使用人工材料出现过敏反应和排异反应等也时有发生,甚至因此付出生命代价。因此消费者不能盲目就医,要做好面对风险的心理准备。如果医生给你百分之百的承诺,那肯定是欺骗。周建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