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 健康成长
编号:10795168
重视新生儿的“小毛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6日 《现代护理报》 2005.10.26
     新生儿刚从无菌羊膜腔的胎内生活,转到有菌的大气环境中生活,再加上皮肤与粘膜嫩薄,免疫功能不够健全,容易被细菌或病毒等侵犯而患各种疾病。有时看来是小毛病,若处理不当,也会酿成大祸。所以对下列几种常见的“小毛病”,也不可掉以轻心。

    红眼睛

    新生儿红眼睛又称新生儿眼结膜炎,是由细菌(如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及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等)感染而引起的。胎儿娩出时,常须通过有菌的产道,可由带菌的阴道分泌物侵入眼睛而得病;也可在出生后通过污染的手指、手帕或毛巾而传染。

    轻度红眼睛,仅两眼结膜充血,眼睑肿胀不明显,分泌物(眼屎)也较少,此时可用0.25%氯霉素或0.5%卡那霉素眼药水滴眼,每隔l~2小时滴一次,经1~4天即可痊愈。少数症状较重者,起病急,出生后三天内眼睑红肿明显,黄绿色分泌物也多,必须就诊治疗;除滴上述眼药水外,可同时滴1:2500青霉素溶液(滴前要先作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滴一次,还需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天10~20万单位,经3~5天才能痊愈。部分患儿两眼红肿虽然不太严重,但迁延不愈,多呈慢性。用上述眼药水也不太奏效,可能是病毒性(巨细胞病毒)结膜炎,需用0.1%疱疹净或0.25%氯霉素眼药水滴治。新生儿结膜炎虽然是小毛病,但有时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故必须及时治疗。
, 百拇医药
    脓疱疮

    新生儿的皮肤薄又嫩,防御功能较差,容易被擦破损伤,使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侵入,造成皮肤化脓感染。有时先发生汗疱,在汗疱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而成脓疱。

    轻者大都在皮肤皱褶处或头面部皮肤上,有芝麻大小的点状脓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基底稍红,称为单纯性脓疱疮。应用药棉卷在牙签上,将脓疱压破,吸干脓液,再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红霉素眼膏或0.5%新霉素油膏。患处四周的正常皮肤,须每隔2~3小时涂50%的酒精,以防止(或减少)自身接触感染的机会。

    较重的脓疱疮,大多在头面、胸背及四肢皮肤上,有豌豆大小的疱疹,内含微混液体,疱疹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可自行溃破,称为天疱疮。处理时除局部皮肤患处涂药外,还应肌内注射青霉素,并给予充分的营养及水分。这种情况,一般都要到医院去医治,大约需要1~2周才会痊愈。若未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可发展成新生儿脓毒症,那就危险了。
, 百拇医药
    为了防止脓疱疮的发生,平时宜避免损伤皮肤,勤洗澡,勤换衣裤,出汗多的要随时用干毛巾或手帕吸干,使皮肤保持干燥清洁。

    脐炎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留下残端的创面,如被细菌污染可引起脐炎。病菌以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为多见,其次是链球菌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混合感染。轻的脐炎,在脐残端脱落后,创面迟迟不见结痂愈合,且有少量溢脓,或有肉芽形成。处理时可在残端创面上滴3%过氧化氢(即双氧水)溶液5~6滴,经数日即可痊愈。如果有肉芽形成,可用10%硝酸银溶液点灼。必要时送医院治疗。重的脐炎,可见脐根周围皮肤明显发红、肿胀,并溢出带臭味的脓液,如病情继续发展,红肿范围以脐根为中心,向四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扩散,可发展为蜂窝组织炎,或者形成脓肿,甚至并发腹膜炎或败血症,遇有这种情况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预防脐炎极为重要,断脐创面需要3%碘酊消毒,并用消毒纱布包好,不要随意拆开,以免细菌污染。如有脐带出血,可打开纱布重新包扎,操作时必须注意无菌。脐肉芽常会妨碍创面愈合,可用硝酸银点灼后,敷些抗菌素油膏,每日更换敷料一次,直到创口愈合为止。以防细菌再次污染。
, http://www.100md.com
    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俗称雪口,是一种口腔霉菌病,多为白色念珠菌引起。当胎儿娩出通过产道时,嘴里常可沾染了阴道分泌物中的霉菌,或因出生后接触了污染霉菌的奶头、奶瓶或其他食具而得病。

    明显的症状是患儿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小点(芝麻大小)或片状(麦片大小)物,先见于舌缘或两颊粘膜,逐渐蔓延至舌面、牙龈、上腭,并可融合成为大片白膜。一般口腔粘膜干燥,不红肿,不流涎,且无全身症状。抵抗力差的可蔓延至咽喉,沿食道向下波及整个消化道,或沿气道深达下呼吸道,引起深部霉菌病,甚至可以威胁生命。

    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花棒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均可涂3~4次。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齿槽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清,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 百拇医药
    腹泻

    新生儿一天喂母乳7~8次,大便5~6次,若大便性质正常,不能算腹泻。母乳不仅营养成份最适合新生儿的需要,且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所以一般不会发生腹泻。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常因牛奶或奶粉冲配不当(过多、过浓或过少、过稀),或喂奶不定量、不定时,或气候骤变(过冷或过热),造成新生婴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往往容易造成腹泻。此外,食具(如奶瓶及橡皮奶头等)消毒不严,或因奶汁变质(吃剩后再吃或放置过久),造成消化道内感染。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空肠弯曲菌及轮状病毒等均可引起腹泻。

    腹泻轻的,大便每天约10次以下。黄绿色,带少量粘液,有酸臭,蛋花汤样或薄糊状,脱水症状(前囱、眼窝凹陷)不明显。重的多数是肠道内感染所造成,大便每天多达10~20次或更多,黄绿色水样,带粘液,伴呕吐及发热,脱水症状明显,面色发灰,哭声低弱,精神萎靡,体重锐减,尿少等,很快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 百拇医药     一旦发现腹泻,不管轻重,都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千万不能耽搁。平时要重视预防,加强护理,提倡母奶喂养。如系人工喂养,配奶要合理(不浓不稀),喂奶要定时定量,并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腹部受凉。食具要严格消毒,如有感染,应立即用抗生素治疗。

    头颅血肿

    有些新生儿娩出时,由于多种原因有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不得不用产钳或负压吸引器助产。此时可因胎头经受挤压、牵拉而致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而出血,或因子宫收缩时,胎儿的颅骨骨膜下血管与骨盆相磨擦而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颅骨骨膜下,形成新生儿头颅血肿。

    上述情况多见于初产妇娩出的新生儿,常于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在头颅的一侧或双侧顶部(少数可在枕部或颞部)出现如鸡蛋大小的肿块,并迅速增大,但从不越过骨缝,数天内达到极点,以后逐渐缩小,血肿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如果是负压吸引所造成的,皮肤呈紫红色,触之有饱满或紧张感觉,在吸收过程中,骨膜边缘部先钙化(或称骨化、即钙盐的沉积),形成一硬环,在它的中央尚未钙化时,触之有波动或弹性感,边缘部分的钙化与日俱增,并逐渐向血肿中央发展,直至血肿全部钙化。这一过程的长短,视血肿的大小而定,血肿小的约需一个多月.大的约需3~4个月。

    对新生儿头颅血肿的处理,分歧点在于血肿内的血液要不要抽掉,多数主张不必抽,只要保护好皮肤,待血肿自行钙化而消失;如用针筒穿刺抽血,要注意无菌操作,以免发生细菌感染。如果血肿化脓而形成脓肿,则需延医治疗,切开排脓,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作者:◇主任医师吕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