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05年会热点评述
RITA-3研究 从长远看ACS患者应常规应用介入治疗
今年9月5日,在ESC 2005年会上,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Fox教授公布了RITA-3研究结果:与保守治疗相比,5年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常规介入治疗可获得更大的益处;早期介入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死亡,并降低心源性死亡。
RITA-3研究随机入选1810例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非ST抬高型段ACS患者,研究所有受试者在胸痛发作后48小时接受介入治疗(早期血管造影,然后根据临床指征进行血运重建,895例)是否比常规治疗(缺血或症状驱动的血管造影,915例)更有效。
RITA-3的1年结果显示,2组间死亡率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早期介入组再发顽固性心绞痛者减半。
5年随访结果显示,早期介入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危险降低,曲线在5年时分离。死亡或心肌梗死的最常见预测因素为年龄、糖尿病、心肌梗死史或目前吸烟。但在调整这些因素后,介入治疗组的死亡/心肌梗死率仍显著降低。如果根据入组时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分析,接受常规治疗的高危患者更易发生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
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两组的死亡率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相似。然而,在中位随访5年后,介入治疗组比保守治疗组的患者发生该终点事件更少,分别为16.6%和20.0%,比值比(OR)为0.78(P=0.044);在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方面,也观察到相似的益处,两组的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2%和15.9%(OR=0.74, P=0.030);介入治疗组也比保守治疗组有较少的死亡病例 (表1)。
Fox教授认为,该研究为早期介入治疗给再发心梗和死亡的获益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它没有解决早期介入治疗是否可降低总死亡率的问题,特别是不稳定的高危患者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的风险是否可抵消长期获益。
在以前的两项研究ICTUS和VANQWISH中,研究对象均为肌钙蛋白阳性的患者,其中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更易死亡。早期介入治疗可能减少再发心梗,但并未减少死亡,可能因为肌钙蛋白高于正常5倍的患者接受早期介入治疗风险高。
Fox称,RITA-3研究长期结果的临床意义在于,高危ACS患者需要在住院期间接受介入治疗。尽管早期常规介入治疗有危险,但仍具有优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守治疗组发生了更多的事件。RITA-3研究中只有10%的患者没有肌钙蛋白或酶标志物升高,因此在该研究中并无完全的低危人群。
此外,肿瘤或意外死亡给随机治疗的结果带来了影响,在5年的随访中,两组的非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心血管死亡的P值为0.026,有32%的下降。因此可以认为,我们已有足够的信息确定早期介入治疗对心血管死亡的获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