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美容刺炙方法(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日
针法
毫针刺法是针灸美容的主要方法,凡是能刺灸的腧穴,均可用毫针进行针刺。
(一)常用毫针针具
临床采用的毫针,以不锈钢针为多,粗细以28~32号、长短以1~3寸规格的毫针最为常用。针具的长短、粗细应根据患者形体的胖瘦、穴位的深浅选择,还要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及年龄加以调整。一般头面、胸背部应用较细的短毫针,如做面部美容时应选用“美容针”;四肢、腹部可用偏粗的较长毫针。
使用毫针还需经常检查针尖是否有钩,以及针身和针柄结合部是否有断裂,确信无误后方可使用。
(二)针刺体位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有利正确的定位选穴和便于顺利进行操作,既要舒适又能持久。常用美容针灸的体位有三种坐位和三种卧位。如头、颜面和颈前、肩臂部分腧穴可选择仰靠坐位;后头、肩背部的腧穴可选择俯伏坐位;面颊、耳前后等处的腧穴可选择侧伏坐位;身体前面腧穴宜选择仰卧位;身体后面腧穴宜选择俯卧位;侧身部腧穴宜选择侧卧位。对于初诊、体虚及精神紧张的就诊者,应尽量采用卧位。
, 百拇医药
(三)进针方法
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位置,或使针身有所依附及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感,达到无痛进针。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如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或针体,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指端紧靠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进针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入所需的深度。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进针法
以双手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进针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1)夹持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将针刺入并达到一定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的进针。
, 百拇医药
(2)指切进针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刺入腧穴。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易于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5)管针进针法 将针预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置于穴位皮肤上,押手压紧针管,刺手食指或中指对准针柄一弹,使针尖迅速入刺皮肤,然后将针管退出,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适宜于儿童和惧针者。
(四)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l. 针刺角度
, 百拇医药
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体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大小应根据所刺部位和治疗要求的不同而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1)直刺 将针体垂直,与腧穴的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多数腧穴,浅刺与深刺均可。
(2)斜刺 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的腧穴,如需避开血管、肌腱和脏器时也可用此法。
(3)横刺 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1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施行透刺法(指一针两穴或两穴以上)时亦可用此法。
2. 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主要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针刺所要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需将针尖朝向病变部位。因此针刺方向与针刺角度是密不可分的。一般头面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颈项,咽喉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法;胸胁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腹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腰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或直刺法;四肢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
, 百拇医药
3.针刺深度
应根据腧穴部位特点和病情需要,在针刺得气取得疗效前提下,结合患者体质、针刺时令等因素,正确掌握针刺深浅度。一般肌肉浅薄、内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肌肉丰厚之处直深刺,即“穴浅则浅刺,穴深则深刺”。热证、虚证及病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寒证、实证及病在里、在筋骨及脏腑直深刺;春夏宜浅刺,秋冬直深刺。总之针刺深度须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以免损伤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
(五)行针手法
进针后毯式一定的手法,促使针下得气.气至后为加强针感所进行的操作为行针,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1.基本手法
(l)提插法 针尖刺入一定深度后,术者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手法,即是将针旋由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至浅层,如此反复地上下提插。
, 百拇医药
(2)捻转法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术者将针旋转捻动,如此反复多次。捻转的幅度一般在180度~360度左右。另外,需注意捻转时切忌单向转捻,否则肌纤维易缠绕针身,使患者产生疼痛,形成滞针。
提插和捻转两种手法,临床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应视病人情况灵活掌握。
(3)指切进针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刺入腧穴。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易于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腧穴的进针。
(5)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6)管针进针法 将针预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置于穴位皮肤上,押手压紧针管,刺手食指或中指对准针柄一弹,使针尖迅速入刺皮肤,然后将针管退出,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适宜于儿童和惧针者。
, http://www.100md.com
2.辅助手法
(1)爪切法 是揣穴定位后用指甲按掐穴位,以辅助进针的手法。爪法是以押手拇指指甲在穴位掐压成“十”字痕,以固定穴位,协助进针。切法是以押手拇指指甲在所针穴位周围掐切,如刀割之状,主要着力于穴位皮下,以促进经脉气血运行,进针后容易得气。
(2)捣法 是进针后,在原来的深度不断提捣针体的一种快速提插法,用以加强针感,促使针感传导扩散。捣时以腕的震颤为主而行针。它与提插法不同,捣法是在原位上下行针,虽有提插但幅度小、频率快、深度不变,一般每分钟可捣150~300次。
(3)颤法 是在进针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提插催气、行气的手法。颤法以手指的颤动为主,贵在“细细动摇”。
(4)搓法 是将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术者持针单向搓转针柄,令肌纤维适度缠绕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以激发经气,加强针感与补泻作用。
, 百拇医药
(5)弹法 是将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术者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令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6)刮法 是用指甲由下而上地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用以激发经气。
(7)摇法 是出针时用手摇动针体的方法,多自深而浅地随摇随提,用以泻实清热。
(六)针刺补泻
是根据病证虚实,在针刺得气后,分别采用不同补泻手法,以达到扶正补虚,祛邪泻实目的。
以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为补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为泻法。
提插补泻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法;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法。
, 百拇医药
平补平泻 均匀的捻转提插法。
徐疾补泻 徐徐进针、少捻转、疾出针为补法;疾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泻法。
迎随补泻 针尖顺经而刺为补法;针尖逆经而刺为泻法。
开阖补泻 出针时扪按其穴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呼吸补泻 呼气进针、吸气出针为补法;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为泻法。
(七)留针与出针
1.留针
将毫针刺入腧穴内,通过行针、补泻等手法,使针停留于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一是为了“候气”,特别是不得气的病人,通过留针可以得气;二是为了保持针感,延长和加强针刺的治疗作用;三是为了便于再行针施术,催气加强针感。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以留10~20分钟为好。对于针刺得气迅速、手法操作运用得当的也可以不留针。小儿则不宜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病情确定,久病、疑难病症和顽固性疼痛病症留针时间应较长,新病、病程短留针时间应短。
, 百拇医药
2.出针
针刺后已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便可出针。出针是毫针美容刺法操作规程中最后一道程序。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将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出针后是否按压针孔也是针刺补泻的一种辅助手法。用补法时,则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用泻法时,则不按针孔使邪气外泄。出针后要核对针数,以防遗漏。并嘱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针孔部位的清洁。
(八)针刺注意事项
毫针法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正确掌握操作技术,能适用于许多种病症的治疗及预防,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位前来接受毫针美容的患者,不直立即进行针刺,应休息5~10分钟后再予治疗。对于饥饿、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者,要首先消除上述因素再接受治疗。对于体弱多病者应选择卧位针刺,且手法法宜轻,取穴宜少。
, 百拇医药
(2)怀孕妇女一般不宜针刺美容。如果患者要求治疗,应注意腰腹部腧穴不宜针刺,四肢部位的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应禁刺,以防流产。
(3)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对针刺的反应,若见患者出现胸闷、面色苍白、汗出等晕针情况,应立即出针,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使病人头部放低平卧(除去枕头),休息片刻或饮适量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可以较快恢复正常。
(4)针刺躯干部腧穴时,必须熟知相应脏器的解剖位置,避开脏器进针,并严格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避免造成创伤性气胸和内脏损伤。针刺眼区、颈部和脊椎部腧穴时,也应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施以针刺手法,尽量少留针或不留,以免伤及组织器官。
(5)在施行手法或出针时出现针体涩滞或活动困难,称为“滞针”。滞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针时用力过猛,捻转、提插时指力不均或向一个方向连续捻转,或患者体位改变。对于因体位改变而引起的滞针,应恢复原来体位。其他原因引起的滞针,应按摩放松滞针部位的肌肉,改变缠绕方向,或在附近再刺一针,再轻轻捻转使之松懈。, http://www.100md.com(佚名)
毫针刺法是针灸美容的主要方法,凡是能刺灸的腧穴,均可用毫针进行针刺。
(一)常用毫针针具
临床采用的毫针,以不锈钢针为多,粗细以28~32号、长短以1~3寸规格的毫针最为常用。针具的长短、粗细应根据患者形体的胖瘦、穴位的深浅选择,还要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及年龄加以调整。一般头面、胸背部应用较细的短毫针,如做面部美容时应选用“美容针”;四肢、腹部可用偏粗的较长毫针。
使用毫针还需经常检查针尖是否有钩,以及针身和针柄结合部是否有断裂,确信无误后方可使用。
(二)针刺体位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有利正确的定位选穴和便于顺利进行操作,既要舒适又能持久。常用美容针灸的体位有三种坐位和三种卧位。如头、颜面和颈前、肩臂部分腧穴可选择仰靠坐位;后头、肩背部的腧穴可选择俯伏坐位;面颊、耳前后等处的腧穴可选择侧伏坐位;身体前面腧穴宜选择仰卧位;身体后面腧穴宜选择俯卧位;侧身部腧穴宜选择侧卧位。对于初诊、体虚及精神紧张的就诊者,应尽量采用卧位。
, 百拇医药
(三)进针方法
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位置,或使针身有所依附及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感,达到无痛进针。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如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或针体,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指端紧靠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进针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入所需的深度。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进针法
以双手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进针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1)夹持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将针刺入并达到一定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的进针。
, 百拇医药
(2)指切进针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刺入腧穴。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易于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5)管针进针法 将针预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置于穴位皮肤上,押手压紧针管,刺手食指或中指对准针柄一弹,使针尖迅速入刺皮肤,然后将针管退出,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适宜于儿童和惧针者。
(四)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l. 针刺角度
, 百拇医药
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体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大小应根据所刺部位和治疗要求的不同而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1)直刺 将针体垂直,与腧穴的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多数腧穴,浅刺与深刺均可。
(2)斜刺 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的腧穴,如需避开血管、肌腱和脏器时也可用此法。
(3)横刺 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1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施行透刺法(指一针两穴或两穴以上)时亦可用此法。
2. 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主要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针刺所要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需将针尖朝向病变部位。因此针刺方向与针刺角度是密不可分的。一般头面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颈项,咽喉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法;胸胁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腹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腰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或直刺法;四肢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
, 百拇医药
3.针刺深度
应根据腧穴部位特点和病情需要,在针刺得气取得疗效前提下,结合患者体质、针刺时令等因素,正确掌握针刺深浅度。一般肌肉浅薄、内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肌肉丰厚之处直深刺,即“穴浅则浅刺,穴深则深刺”。热证、虚证及病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寒证、实证及病在里、在筋骨及脏腑直深刺;春夏宜浅刺,秋冬直深刺。总之针刺深度须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以免损伤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
(五)行针手法
进针后毯式一定的手法,促使针下得气.气至后为加强针感所进行的操作为行针,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1.基本手法
(l)提插法 针尖刺入一定深度后,术者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手法,即是将针旋由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至浅层,如此反复地上下提插。
, 百拇医药
(2)捻转法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术者将针旋转捻动,如此反复多次。捻转的幅度一般在180度~360度左右。另外,需注意捻转时切忌单向转捻,否则肌纤维易缠绕针身,使患者产生疼痛,形成滞针。
提插和捻转两种手法,临床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应视病人情况灵活掌握。
(3)指切进针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刺入腧穴。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易于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腧穴的进针。
(5)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6)管针进针法 将针预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置于穴位皮肤上,押手压紧针管,刺手食指或中指对准针柄一弹,使针尖迅速入刺皮肤,然后将针管退出,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适宜于儿童和惧针者。
, http://www.100md.com
2.辅助手法
(1)爪切法 是揣穴定位后用指甲按掐穴位,以辅助进针的手法。爪法是以押手拇指指甲在穴位掐压成“十”字痕,以固定穴位,协助进针。切法是以押手拇指指甲在所针穴位周围掐切,如刀割之状,主要着力于穴位皮下,以促进经脉气血运行,进针后容易得气。
(2)捣法 是进针后,在原来的深度不断提捣针体的一种快速提插法,用以加强针感,促使针感传导扩散。捣时以腕的震颤为主而行针。它与提插法不同,捣法是在原位上下行针,虽有提插但幅度小、频率快、深度不变,一般每分钟可捣150~300次。
(3)颤法 是在进针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提插催气、行气的手法。颤法以手指的颤动为主,贵在“细细动摇”。
(4)搓法 是将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术者持针单向搓转针柄,令肌纤维适度缠绕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以激发经气,加强针感与补泻作用。
, 百拇医药
(5)弹法 是将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术者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令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6)刮法 是用指甲由下而上地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用以激发经气。
(7)摇法 是出针时用手摇动针体的方法,多自深而浅地随摇随提,用以泻实清热。
(六)针刺补泻
是根据病证虚实,在针刺得气后,分别采用不同补泻手法,以达到扶正补虚,祛邪泻实目的。
以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为补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为泻法。
提插补泻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法;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法。
, 百拇医药
平补平泻 均匀的捻转提插法。
徐疾补泻 徐徐进针、少捻转、疾出针为补法;疾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泻法。
迎随补泻 针尖顺经而刺为补法;针尖逆经而刺为泻法。
开阖补泻 出针时扪按其穴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呼吸补泻 呼气进针、吸气出针为补法;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为泻法。
(七)留针与出针
1.留针
将毫针刺入腧穴内,通过行针、补泻等手法,使针停留于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一是为了“候气”,特别是不得气的病人,通过留针可以得气;二是为了保持针感,延长和加强针刺的治疗作用;三是为了便于再行针施术,催气加强针感。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以留10~20分钟为好。对于针刺得气迅速、手法操作运用得当的也可以不留针。小儿则不宜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病情确定,久病、疑难病症和顽固性疼痛病症留针时间应较长,新病、病程短留针时间应短。
, 百拇医药
2.出针
针刺后已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便可出针。出针是毫针美容刺法操作规程中最后一道程序。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将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出针后是否按压针孔也是针刺补泻的一种辅助手法。用补法时,则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用泻法时,则不按针孔使邪气外泄。出针后要核对针数,以防遗漏。并嘱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针孔部位的清洁。
(八)针刺注意事项
毫针法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正确掌握操作技术,能适用于许多种病症的治疗及预防,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位前来接受毫针美容的患者,不直立即进行针刺,应休息5~10分钟后再予治疗。对于饥饿、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者,要首先消除上述因素再接受治疗。对于体弱多病者应选择卧位针刺,且手法法宜轻,取穴宜少。
, 百拇医药
(2)怀孕妇女一般不宜针刺美容。如果患者要求治疗,应注意腰腹部腧穴不宜针刺,四肢部位的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应禁刺,以防流产。
(3)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对针刺的反应,若见患者出现胸闷、面色苍白、汗出等晕针情况,应立即出针,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使病人头部放低平卧(除去枕头),休息片刻或饮适量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可以较快恢复正常。
(4)针刺躯干部腧穴时,必须熟知相应脏器的解剖位置,避开脏器进针,并严格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避免造成创伤性气胸和内脏损伤。针刺眼区、颈部和脊椎部腧穴时,也应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施以针刺手法,尽量少留针或不留,以免伤及组织器官。
(5)在施行手法或出针时出现针体涩滞或活动困难,称为“滞针”。滞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针时用力过猛,捻转、提插时指力不均或向一个方向连续捻转,或患者体位改变。对于因体位改变而引起的滞针,应恢复原来体位。其他原因引起的滞针,应按摩放松滞针部位的肌肉,改变缠绕方向,或在附近再刺一针,再轻轻捻转使之松懈。,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