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临床运用
编号:10792095
三归片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34期
     兰金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医院 李德益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 阴忠起 南非士威斯兰医院

    我们于2002年11月~2003年8月运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医院研究的由北京三联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免疫缺陷的三归片,在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和南非士威斯兰医院,临床治疗艾滋病(AIDS)共65例,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均属AIDS相关综合征期。河南柘城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均属上世纪90年代初因卖血受传播而发病。南非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系性传播而发病。

    河南柘城患者合并肺结核1例,其他肺部感染10例,两侧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乙肝、丙肝各1例。口腔黏膜霉菌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心电图提示ST-T改变6例、室性早博1例。尿检验,尿中的白细胞(+)以上2例,红细胞(+)1例,尿蛋白(+)3例。南非患者合并肺结核18例,卡氏肺囊肿肺炎10例,潜在淋巴结肿大7例,其他肺部感染13例,乙肝、丙肝缺如,脑膜炎症3例,泌尿系感染症状者14例。心电图提示ST-T改变28例,心律失常18例。检验尿常规,红细胞(+)以上24例,白细胞(+)以上者21例,尿蛋白(+)以上者30例。临床表现:发热(体温超过37.5℃以上)等症状。

    二、病例选择

    ①有卖血史(即单采血史,只卖血浆,血液成份回输卖血者);②有卖淫嫖娼史,性生活紊乱及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性生活史;③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如原因不明消瘦、发热、咳嗽、乏力、慢性腹泻、盗汗、长期纳差、失眠、咽痛、体重下降、皮肤病、厌食、口腔感染等;④有国家卫生部指定的本地及省艾滋病检验机构提供的HIV抗体阳性,或确认试验阳性者;⑤符合临床诊断为AIDS病人的。

    三、治疗方法

    1. 治疗药物

    应用北京三联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由纯中草药精制加工而成的三归片。每片0.6g(含生药6g),内含20mg龙胆苦甙、小檗胺40mg、腺苷三磷酸酶4mg等。每日3次,每次16片,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不再应用中西药及抗HIV病毒药物。服药70天为1疗程。

    2.观察方法

    65例患者中,河南柘城18例均属门诊病例,南非患者39例系住院病人,8例系门诊病例。均由从事过艾滋病临床工作的医师诊治、咨询病情、发药,并记录病历。门诊患者每7天发药一次,住院患者随发随服,每周记录1次。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65例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有关检验及病毒载量、CD4、CD8计数比值、心电图、血、尿常规。

    四、治疗结果

    该药对两地患者退热作用明显,退热速度近似。患者症状均有显著减轻,柘城患者较南非患者改善明显。血常规的升降,柘城患者较南非患者效果好。尿检验结果柘城患者中只有1例蛋白(+)外,余均正常。南非患者,尿中红细胞(+)以上者4例,白细胞(+)以上者8例,尿蛋白(+)以上者10例。肺部炎症及心电图变化,两地患者均有很好疗效。南非47例患者CD4提高50/uI以上者32例,占66.6%。病毒载量下降10万以上者24例,占51.1%。柘城18例中CD4提高50/uI以上者12例,占66.6%。病毒载量下降10万以上者3例,占16.9%。两地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下降率相差显著,P>0.05。疗程结束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

    五、讨论

    河南柘城患者与南非患者,有较大的差异性。柘城患者系黄种人,由使用未达到消毒目的及带有HIV病毒的采血器具,导致血源性传播而发病。南非患者系黑种人,多为性传播而致发病,而且两地的气候、地域环境亦有较大的差别。黄皮肤与黑皮肤人之间免疫功能、基因、体质、病程等并非完全等同。其艾滋病毒在感染宿主内不断复制,对CD4细胞的破坏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可能导致了两地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差异及发病症状、体征、发展速度、恶化程度、对药物的敏感性均有差别。两地患者就发热长短略有差异,发热程度差异不太显著。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病,以南非患者较多而且较重。血常规、尿常规异常比例南非患者较柘城患者多。通过临床治疗,退热速度两地患者效果近似。一般临床症状以柘城患者改善显著。血常规经治疗以南非患者改善较大,尿检验两地均有较好效果,且柘城患者更明显。免疫功能CD4细胞提高两地无差异,而病毒载量下降指数,柘城效果不好,以南非效果更佳,这些差别可能与传播源、地域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体质及人种等因素密切相关。并证明三归片治疗该病有一定临床效果,三归片的组方并非以增强免疫为主,而着重于抗病毒的治疗思路,减少病毒载量、抑制病毒的攻击,从而达到免疫重建的目的,上述疗效支持了这一思路。以清除病毒达到修复免疫缺陷的思路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兰金初,1952年出生,福建人,教授,主任医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工作,2000年开始从事艾滋病防治研究工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