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793083
腰椎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椎间盘,1理论依据,2腰椎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的历史,3腰椎人工全椎间盘设计原则,4假体的材料及假体的类型,5临床应用,6临床结果,7展望,参考文献:
     腰椎人工全椎间盘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研制出许多新型号的假体,在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也相继开展了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本文就腰椎人工全椎间盘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1理论依据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退变性椎间盘髓核流体静力压丧失及炎性物质的释放所导致。传统的手术治疗包括单纯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及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同时脊柱融合。单纯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复发率高,尤其对存在顽固性腰痛的病例,单纯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效果欠佳[1]。脊柱融合术虽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但融合方法仍存在很大的变化,并且术后很难确定是否完全融合,易并发假关节的形成、毗邻节段的退化、取髂骨部位的疼痛等并发症[2]。上述两种方法都是以牺牲椎间盘运动单元为代价的。

    在骨科的许多领域,治疗疾病的目标是希望病变关节恢复到正常功能,脊柱外科领域也不例外,重建脊柱的功能也是趋势,人工全椎间盘也就应运而生,其比融合术更有吸引力。Polly[3]认为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在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时较融合术疗效佳,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恢复了椎间隙的高度,能够重建病变节段的基本运动和保护毗邻节段免受过多的负荷,能够迅速减轻病痛,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并认为即使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失败,也可以转而再行融合术。

     2腰椎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的历史

    1956年Van steenbrugghe首次提出椎间盘假体的概念,并于17年后首次报告将人工全椎间盘置入黑猩猩体内。1966年Fernstrom[4]最早在临床上使用一个不锈钢球作为椎间盘重建椎间隙的高度并保存节段运动功能,可是4~7年后88%的钢球均陷入毗邻终板内。以后人工全椎间盘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设计理论得以产生,人工全椎间盘设计种类有20余种,目前能够应用于临床的有1988年由德国的ButterJanz设计的SBCharite型人工全椎间盘假体,据统计已在欧洲13个国家中应用,总病例数已达8 000余例,SBChariteⅢ型人工全椎间盘假体总例数也已有3 000余例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另一种能够应用于临床的是20世纪80年代晚期由法国脊柱外科医师ThierryMarnay设计的Prodisc型人工全椎间盘假体,并于1990年3月~1993年2月首次在64例病人中使用。1999年产生了Prodisc型第二代假体,从1999年12月至今在欧洲共有4 000余例病人使用了该型假体,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5~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6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