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794036
晚期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
肝硬化,1西医对肝硬化的治疗进展,2中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3评价与展望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型肝病[1]。作为一种全球性常见病,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居第4或第6位,被视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从世界各地汇集的25万尸体解剖中,死于肝硬化(死亡率)的占2%~3%,有的地区还超过3%[2]。据统计,在我国HBV携带者有1.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500万人,这些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改变。在我国,肝硬化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自诊断肝硬化到死亡<5年者为72%。我国不同地区肝硬化住院死亡率十分接近,均为30%~40%,北京37.96%、兰州35.65%、广东32.01%,死亡原因主要为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对于晚期肝硬化的治疗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1 西医对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疾病,治疗上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西医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根据肝硬化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特点,近年的研究多从减少肝星状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抑制胶原纤维增生、减缓肝脏形态学改变的进程、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等方面着手,大量的学者进行探索,现将一些最新研究报告如下。

    1.1 拉米夫定 Yun-Fan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集中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5年或不超过5年的研究[3]。有651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以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拉米夫定(100mg/d)或安慰剂治疗。在双盲研究阶段,达到临床上确认的终点(主要终点为疾病进展时间,疾病进展定义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细胞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肝脏疾病相关的死亡。)或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停止治疗。结果在研究期间,由于两个治疗组间达到终点的病例数有了显著差异,所以在治疗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2.4个月(范围为0~42个月)时提前终止研究。7.8%接受拉米夫定的患者和17.7%接受安慰剂的患者达到终点;3.4%接受拉米夫定的患者和8.8%接受安慰剂的患者Child-Pugh评分升高,而拉米夫定组3.9%的患者,安慰剂组7.4%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拉米夫定组430例患者中209例(49%),安慰剂组214例患者中11例(5%)可发现至少1个样本有YMDD变异的证据。拉米夫定组只有5%没有YMDD变异的患者检测到HBV-DNA反跳,相比之下62%有YMDD变异的患者能检测到HBV-DNA反跳。所以他们的结论是拉米夫定能显著抑制病毒,减轻肝脏炎症坏死,改善肝纤维化组织学改变,改善肝功能,甚至在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中也是如此。并且拉米夫定能延缓疾病进展,因而减少重要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