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与中医 > 正文
编号:10795023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5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坛魁首,他不但对文学、诗、词、赋和书法精通,而且在中医药学、养生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苏轼在杭州做知府时,正值瘟疫时发,为了使黎民百姓免于疫病之苦,苏轼从个人的俸禄中拿出50两黄金,在城中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病坊”,三年之中就医治了近千名病人。后来,病坊由专派的僧人主持。

    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6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官贵州,适逢该地瘟疫流行,苏轼专程访眉山巢谷,并得一秘方“圣散子“。巢传授给他时,曾让苏指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为了控制瘟疫流行,苏轼以民生为重,将以药方公诸于百姓。

    苏轼对中医理也有研究,认为重虚有实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便有死生祸福之异。并批评那些士大夫“秘新患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鱼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苏轼有医论、医方存世,著名的《苏学士方》便是他收集的中医药方。后来人们把苏轼收集的医方、药方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至今犹存。

    苏轼在《赠眼医王生彦若》一文中,把眼睛的生理、病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他还提出饮茶可以防龋之说。他从海南回京,在江西寓居时,常携带一只口袋,见谁不适就配药送上,开方指点服法,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更有趣的是,由于苏轼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求之不易,有些人见他开处方,就备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优质纸张,佯装生病来请他诊治,盼得墨迹。苏轼明知他们无病求医,却从不拒绝,利用开处方宣传医药卫生常识。他开给一个叫张鹏的一张处方写道:“张君持纸求书,望得良药,记得春秋战国时有张药方,我照服很有见效,不妨奉上,主要是四味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苏轼自己很注意养生,饮食起居有常,未饿即食,未饱即止,饭后饮茶散步,养气活血。 (计光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