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17期
编号:10795447
带状疱疹物理治疗的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7期
带状疱疹,1疱疹期,2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神经痛,3其他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主要特征是皮损和疼痛,尤其是神经痛,它包括带状疱疹神经痛及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的发病机制为外周性和中枢性病理两方面,如:(1)以微小感觉缺如为特征的无髓鞘皮肤伤害感受器损害;(2)细纤维传入神经阻滞、非伤害感受器的粗大传入纤维与中枢疼痛传递神经元之间形成异常关系,从而轻微的机械刺激即可导致严重的异常疼痛;(3)传入神经传导阻滞后,中枢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增加。3种机制可能并存[1]。

    HZ分期及发生PHN的可能性:根据HZ分期新标HZ分期及发生PHN的可能性:根据HZ分期新标准:疱疹1个月内为急性期,疱疹后1~4个月仍疼痛为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疱疹后4个月仍有持续疼痛为PHN[2]。发生PHN的危险因素为老年人、急性疼痛的严重性和疱疹的严重程度等[3]。HZ神经痛,尤其是PHN,它的疼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状之一,其自发性闪电样式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生活质量下降,除此之外,大多数患者伴随有明显的持续性灼痛、发汗障碍以及情绪异常,最常见的有焦虑或抑郁症,应予重视,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在治疗方面有很多方法,但疗效不满意,随着物理因子应用的不断创新和扩展,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物理因子治疗HZ、PHN的进展,按疱疹期和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神经痛综述如下。

    1 疱疹期

    1.1 红外线(TDP)治疗 TDP照射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渗出物吸收,消除肿胀,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温热作用还能提高痛阈,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止痛,收敛水疱,缩短病程的治疗目的。陈庆法[4]采用TDP治疗带状疱疹51例,观察其疗效优于氦-氖激光组。徐祖森、陈映玲[5]采用TDP照射患部30例,距离10~15cm,每日1次,每次20~30min,连续10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100%。白虹[6]同样应用TDP照射患部相应的同侧脊髓后根神经节痛点水疱268例,光斑直径10cm,距离、次数、时间、疗程同徐祖森报道。治愈246例,好转22例,无效0例。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邹银芳[7]采用外涂阿昔洛韦后,TDP照射56例,方法同徐祖森、陈映玲报道,1个疗程为5次,病程<4天,治疗5次,有效率93.3%;病程>4天,治疗5次,有效率73%;病程<4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