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处”
坚持 就不会倒下
20多年来,张均(化名)老人在经历了胃癌切除、食管癌、声带癌切除、右上肺癌切除等三次手术后,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
1987年,47岁的张均在青岛某医院进行了胃癌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断言:张均只有三年可活。以后几年,张均在恐惧与焦虑中度过。三年过后,原来担心自己活不了几年的张均却活了下来。从此,他抛开了对癌症的恐惧与焦虑,变得豁达、乐观起来,像正常人一样恢复了原来的生活,他还购买了不少中医药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做笔记,并请教医生用中药调理身体。
1997年,张均已远远超出第一次开刀后医生断言的“大限”。然而在这一年6月,他的癌症在悄然扩散,张均的饮食、讲话逐渐困难,被诊断为癌细胞扩散至声带、食管,已是中晚期。而这一次,张均不但没有绝望,反而信心百倍地正视“死神”。张均又一次进行了食管癌、声带癌切除手术,气管全部切除,两根声带割断。手术后,他又活了下来。
, 百拇医药
2004年8月,死神再一次悄然降临,然而,这次张均被诊断为肺癌中晚期,已不能开切。医生说:如果开刀,有可能手术台也下不来,不如早点回家。在张均老先生的执意要求下,9月20日,张均老人在上海一家医院切除了右上肺。就这样,“死神”再一次与他擦肩而过。如今的张均老人正像以往那样地豁达、乐观,对自己的病坚持吃中药调理,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死神”。
点评: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邱惠敏:说到癌症,很多人就想到不治之症。但是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癌症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调理方法,癌症并非不可战胜。情绪状态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我们常听说某某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癌证晚期后,几天、几星期之内便苍老许多,仿佛换了一个人,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月就命归黄土了。其实到检查出癌症时为止,与癌症已“和平共处”了几年、十几年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十几年来能正常生活、工作,而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就立即倒下了呢?这正是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力的集中体现。要知道,人到了一定年龄,患病是正常现象。就像房子盖得久了,过了数十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适当的维修,房子还可以居住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人的身体也是如此。
, 百拇医药
若没有阳光 自己便是阳光
三年前,在机关工作的老王被诊断出中晚期胃癌,胃被切除了4/5,但他知道既然得了癌症就必须要面对它,他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仍然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2003年初,老王因突然感到胃部不适并出现呕血,急诊入院被诊断为“中晚期胃癌”,只得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只保留原来1/5胃的老王,又接受了让他不堪回首的“冲击”化疗,6个疗程、近6个月的化疗下来,严重的副反应让老王的体重从152斤降到了108斤。但老王并没有被癌症就此打垮,化疗结束不久,他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老王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将癌症抛于脑后,不再多想它。老王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生活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快乐是自己的,痛苦是自己的。当没有阳光的时候,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自己便是欢乐。如果能够这样就会有一个完美自足的世界”。2005年2月,因为体检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老王再次接受了治疗,由于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得当,疗效很好,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基本上消失了。10月初,办公室里又出现了老王忙碌的身影。
, 百拇医药
点评: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韩玉敏教授:癌症患者大部分是“吓”死的,其实癌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比如消化道肿瘤,经过正确的治疗发展就比较缓慢,如果没有转移预后会更好。每个病人面对癌症都紧张、害怕,但不管怎样都不得不面对它。对癌症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不能绝望,要实事求是的分析病情、寻找对策,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的治疗。心态的调整对癌症病人尤其重要。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心态好了,机体免疫力相应地也会增强,治疗的效果也会明显提高。韩教授告诉记者,有个能够承受的生理活动频率(如工作、学习)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癌症过分的关注,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知己知彼 坦然面对
周老太身患糖尿病十多年,但由于对疾病的重视和了解,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保住了自己的健康。
周老太今年已经72岁了,仍然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你难以想象面前的这个健康老人身患糖尿病已经快15年了。据周老太说,她年轻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久病成医,慢慢地她对疾病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应该尊重科学,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知己知彼,起码能为自己的用药把好最后一道关,这在当下社会里尤为重要。另外还能协助医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因为病在自己身上,个中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1992年一次偶然的体检,她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周老太虽然对此不理解,但她并不紧张担心,病了就治呗。她自己查找了糖尿病的相关书籍,对该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然后请教医生配合治疗。她还自己收集糖尿病方面的新知识,对于饮食控制、体育锻炼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治疗方法。她从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后,十年如一日,就再没间断过。周老太得意地对记者说,别人都说这病的并发症很厉害,尤其是老年人特常见,看看我,十多年了除了血糖高点,啥并发症也没有。
, 百拇医药
点评: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吴虹:对于疾病的态度,不是仅仅知道得了病就行了,而是要清楚怎样科学地对待疾病,掌握好与疾病共处的技术和手段,这样可以在有病的基础上,健康地生活。比如有的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很麻烦,治不好了,其实70%~80%的2型糖尿病病人经过科学的治疗是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的。有的人认为糖尿病并发症很严重,其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少需要5~10年,而合理的预防还可以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没必要过分担心。当然对疾病不在乎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有很多尿毒症患者就是由于对自身所患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重视不够,致使病情不断进展最终造成肾脏不可逆的损害。现在有人提出糖尿病病人要“管住自己的嘴,放开自己的腿,多了解点糖尿病知识”的防治原则,值得病人学习。
忍受痛苦 为所当为
下面的例子虽然仅仅是个特例,但对于我们应如何面对疾病却不无启迪意义。李剑(化名)曾一度血小板减少,要靠吃激素来维持,医生千叮咛万嘱咐,激素不能随便停甚至要终身服用。可吃了激素人胖得像面包,且有很多不适,副作用很大,他便逐渐减量停服改吃中药,中药吃烦了,索性什么药也不吃了,心想反正就这一百来斤了,爱怎样就怎样吧,自己放松心情,只在饮食上多加注意。没想到停止吃药后,血小板竟在不知不觉中恢复了正常。以后偶有反复,吃点药也就对付过去了。
, 百拇医药
点评:
一位病友的忠告:对疾病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对医生的话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尤其不要被那些所谓的科学断语所吓倒,不能太过认真,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许多事情都没有定论,就算有了定论也会有个例外。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疾病有时真象一个有着强烈逆反心理的孩子,你越管他越不好,不管他了,他自己反觉无趣,倒主动变乖了。“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是著名的森田疗法的理论核心,这个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本报记者 汤 雷)
相关链接:
与疾病相拥而舞
——一位病友与疾病共舞的经历和感受
想当年本人曾是单位出了名的人物,何以为名?生病。按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可本人得的病极是刁钻古怪,好像是故意向医学挑战,让医生为难,同样的病,在别人身上治治就过去了,一到我身上就好像扎了根,迁延难愈。别人得病首先感到的是病痛之苦,我得病首先感到的是不好意思。面对家人心生惭愧,不好意思,又给你们添麻烦了;面对医生心生惭愧,不好意思,我又来了;面对单位心生惭愧,不好意思,又花了这么多药费。
, 百拇医药
人常说久病成医,在治病求医的过程中,自己还真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甚至还萌生过学好中医、悬壶济世的想法,背了不少汤头歌诀,看了许多中医典籍,最后,偶发旧疾,需要吃汤药,不必再麻烦医生,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开方抓药了,而且效果不错。可惜后来身体渐好,吃药的机会越来越少,这门手艺日渐荒疏了,不然,如果继续病下去,说不定自己早已跻身杏林了。医生虽没当成,但在与疾病共舞的过程中,还真有不少体验和感悟,很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共飨(有些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切不可盲目效仿)。
首先,面对疾病不能慌了阵脚,一定要明确诊断,切忌有病乱投医。记得我第一次和医院亲密接触是因为关节痛,现在想来,其原因就是当年爱美之心过重,三九寒天穿裙子,冻的。当时在医院诊断的是类风湿,知道这种病后患无穷,慌了神,四处求医。那时在一个小县城,医疗条件较差,于是遍访乡下民间的土医生,吃了许多中药,毒蛇蝎子蜈蚣,感觉自己都快成了一棵五毒俱全的药材了。可症状未见多大好转,体质却每况愈下,后来在北京做了全面检查,根本不是类风湿!错误的诊断,轻率的治疗,害得我吃了那么多冤枉药,是药三分毒啊!
, 百拇医药
治病不能单靠药物,要在饮食起居上全方位调理,所谓三分病七分养。关节痛的毛病吃药无效,我便不再吃药。平时穿衣服上注意保暖,每天用热水泡脚半小时,用了几个冬天就调理过来了。
不要一提健康就想到奥运会上的运动员。其实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疾病不能治愈可以尽量减少病痛,病痛不能避免,可以尽量减轻症状,还要有适当的运动。能站着就别坐着,能坐着就别躺着,浑身上下哪怕就还剩一个脚趾头能动,也要经常地动它一动,充分享受生命的活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度的运动,每个人都可享受到相对健康的快乐。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奇迹,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还有许多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也许你要终身与它为伍。其实这没什么,既然它看中了你,既然赶它不走,这也算前生注定的“缘分”,勇敢而坦然地接受并善待它,与疾病化敌为友、和平共处。甚至你可以想象着与疾病相拥,和他跳个慢三步。在优美的旋律中,在彼此进进退退磕磕绊绊的舞步中,咀嚼着人生的滋味,和疾病带给你的对生命独特的体验,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吧?听,乐声又起,那就跳起来吧。(白 枚), 百拇医药
20多年来,张均(化名)老人在经历了胃癌切除、食管癌、声带癌切除、右上肺癌切除等三次手术后,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
1987年,47岁的张均在青岛某医院进行了胃癌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断言:张均只有三年可活。以后几年,张均在恐惧与焦虑中度过。三年过后,原来担心自己活不了几年的张均却活了下来。从此,他抛开了对癌症的恐惧与焦虑,变得豁达、乐观起来,像正常人一样恢复了原来的生活,他还购买了不少中医药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做笔记,并请教医生用中药调理身体。
1997年,张均已远远超出第一次开刀后医生断言的“大限”。然而在这一年6月,他的癌症在悄然扩散,张均的饮食、讲话逐渐困难,被诊断为癌细胞扩散至声带、食管,已是中晚期。而这一次,张均不但没有绝望,反而信心百倍地正视“死神”。张均又一次进行了食管癌、声带癌切除手术,气管全部切除,两根声带割断。手术后,他又活了下来。
, 百拇医药
2004年8月,死神再一次悄然降临,然而,这次张均被诊断为肺癌中晚期,已不能开切。医生说:如果开刀,有可能手术台也下不来,不如早点回家。在张均老先生的执意要求下,9月20日,张均老人在上海一家医院切除了右上肺。就这样,“死神”再一次与他擦肩而过。如今的张均老人正像以往那样地豁达、乐观,对自己的病坚持吃中药调理,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死神”。
点评: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邱惠敏:说到癌症,很多人就想到不治之症。但是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癌症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调理方法,癌症并非不可战胜。情绪状态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我们常听说某某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癌证晚期后,几天、几星期之内便苍老许多,仿佛换了一个人,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月就命归黄土了。其实到检查出癌症时为止,与癌症已“和平共处”了几年、十几年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十几年来能正常生活、工作,而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就立即倒下了呢?这正是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力的集中体现。要知道,人到了一定年龄,患病是正常现象。就像房子盖得久了,过了数十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适当的维修,房子还可以居住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人的身体也是如此。
, 百拇医药
若没有阳光 自己便是阳光
三年前,在机关工作的老王被诊断出中晚期胃癌,胃被切除了4/5,但他知道既然得了癌症就必须要面对它,他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仍然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2003年初,老王因突然感到胃部不适并出现呕血,急诊入院被诊断为“中晚期胃癌”,只得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只保留原来1/5胃的老王,又接受了让他不堪回首的“冲击”化疗,6个疗程、近6个月的化疗下来,严重的副反应让老王的体重从152斤降到了108斤。但老王并没有被癌症就此打垮,化疗结束不久,他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老王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将癌症抛于脑后,不再多想它。老王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生活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快乐是自己的,痛苦是自己的。当没有阳光的时候,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自己便是欢乐。如果能够这样就会有一个完美自足的世界”。2005年2月,因为体检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老王再次接受了治疗,由于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得当,疗效很好,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基本上消失了。10月初,办公室里又出现了老王忙碌的身影。
, 百拇医药
点评: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韩玉敏教授:癌症患者大部分是“吓”死的,其实癌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比如消化道肿瘤,经过正确的治疗发展就比较缓慢,如果没有转移预后会更好。每个病人面对癌症都紧张、害怕,但不管怎样都不得不面对它。对癌症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不能绝望,要实事求是的分析病情、寻找对策,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的治疗。心态的调整对癌症病人尤其重要。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心态好了,机体免疫力相应地也会增强,治疗的效果也会明显提高。韩教授告诉记者,有个能够承受的生理活动频率(如工作、学习)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癌症过分的关注,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知己知彼 坦然面对
周老太身患糖尿病十多年,但由于对疾病的重视和了解,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保住了自己的健康。
周老太今年已经72岁了,仍然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你难以想象面前的这个健康老人身患糖尿病已经快15年了。据周老太说,她年轻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久病成医,慢慢地她对疾病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应该尊重科学,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知己知彼,起码能为自己的用药把好最后一道关,这在当下社会里尤为重要。另外还能协助医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因为病在自己身上,个中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1992年一次偶然的体检,她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周老太虽然对此不理解,但她并不紧张担心,病了就治呗。她自己查找了糖尿病的相关书籍,对该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然后请教医生配合治疗。她还自己收集糖尿病方面的新知识,对于饮食控制、体育锻炼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治疗方法。她从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后,十年如一日,就再没间断过。周老太得意地对记者说,别人都说这病的并发症很厉害,尤其是老年人特常见,看看我,十多年了除了血糖高点,啥并发症也没有。
, 百拇医药
点评: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吴虹:对于疾病的态度,不是仅仅知道得了病就行了,而是要清楚怎样科学地对待疾病,掌握好与疾病共处的技术和手段,这样可以在有病的基础上,健康地生活。比如有的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很麻烦,治不好了,其实70%~80%的2型糖尿病病人经过科学的治疗是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的。有的人认为糖尿病并发症很严重,其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少需要5~10年,而合理的预防还可以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没必要过分担心。当然对疾病不在乎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有很多尿毒症患者就是由于对自身所患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重视不够,致使病情不断进展最终造成肾脏不可逆的损害。现在有人提出糖尿病病人要“管住自己的嘴,放开自己的腿,多了解点糖尿病知识”的防治原则,值得病人学习。
忍受痛苦 为所当为
下面的例子虽然仅仅是个特例,但对于我们应如何面对疾病却不无启迪意义。李剑(化名)曾一度血小板减少,要靠吃激素来维持,医生千叮咛万嘱咐,激素不能随便停甚至要终身服用。可吃了激素人胖得像面包,且有很多不适,副作用很大,他便逐渐减量停服改吃中药,中药吃烦了,索性什么药也不吃了,心想反正就这一百来斤了,爱怎样就怎样吧,自己放松心情,只在饮食上多加注意。没想到停止吃药后,血小板竟在不知不觉中恢复了正常。以后偶有反复,吃点药也就对付过去了。
, 百拇医药
点评:
一位病友的忠告:对疾病既要重视它又要藐视它,对医生的话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尤其不要被那些所谓的科学断语所吓倒,不能太过认真,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许多事情都没有定论,就算有了定论也会有个例外。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疾病有时真象一个有着强烈逆反心理的孩子,你越管他越不好,不管他了,他自己反觉无趣,倒主动变乖了。“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是著名的森田疗法的理论核心,这个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本报记者 汤 雷)
相关链接:
与疾病相拥而舞
——一位病友与疾病共舞的经历和感受
想当年本人曾是单位出了名的人物,何以为名?生病。按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可本人得的病极是刁钻古怪,好像是故意向医学挑战,让医生为难,同样的病,在别人身上治治就过去了,一到我身上就好像扎了根,迁延难愈。别人得病首先感到的是病痛之苦,我得病首先感到的是不好意思。面对家人心生惭愧,不好意思,又给你们添麻烦了;面对医生心生惭愧,不好意思,我又来了;面对单位心生惭愧,不好意思,又花了这么多药费。
, 百拇医药
人常说久病成医,在治病求医的过程中,自己还真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甚至还萌生过学好中医、悬壶济世的想法,背了不少汤头歌诀,看了许多中医典籍,最后,偶发旧疾,需要吃汤药,不必再麻烦医生,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开方抓药了,而且效果不错。可惜后来身体渐好,吃药的机会越来越少,这门手艺日渐荒疏了,不然,如果继续病下去,说不定自己早已跻身杏林了。医生虽没当成,但在与疾病共舞的过程中,还真有不少体验和感悟,很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共飨(有些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切不可盲目效仿)。
首先,面对疾病不能慌了阵脚,一定要明确诊断,切忌有病乱投医。记得我第一次和医院亲密接触是因为关节痛,现在想来,其原因就是当年爱美之心过重,三九寒天穿裙子,冻的。当时在医院诊断的是类风湿,知道这种病后患无穷,慌了神,四处求医。那时在一个小县城,医疗条件较差,于是遍访乡下民间的土医生,吃了许多中药,毒蛇蝎子蜈蚣,感觉自己都快成了一棵五毒俱全的药材了。可症状未见多大好转,体质却每况愈下,后来在北京做了全面检查,根本不是类风湿!错误的诊断,轻率的治疗,害得我吃了那么多冤枉药,是药三分毒啊!
, 百拇医药
治病不能单靠药物,要在饮食起居上全方位调理,所谓三分病七分养。关节痛的毛病吃药无效,我便不再吃药。平时穿衣服上注意保暖,每天用热水泡脚半小时,用了几个冬天就调理过来了。
不要一提健康就想到奥运会上的运动员。其实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疾病不能治愈可以尽量减少病痛,病痛不能避免,可以尽量减轻症状,还要有适当的运动。能站着就别坐着,能坐着就别躺着,浑身上下哪怕就还剩一个脚趾头能动,也要经常地动它一动,充分享受生命的活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度的运动,每个人都可享受到相对健康的快乐。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奇迹,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还有许多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也许你要终身与它为伍。其实这没什么,既然它看中了你,既然赶它不走,这也算前生注定的“缘分”,勇敢而坦然地接受并善待它,与疾病化敌为友、和平共处。甚至你可以想象着与疾病相拥,和他跳个慢三步。在优美的旋律中,在彼此进进退退磕磕绊绊的舞步中,咀嚼着人生的滋味,和疾病带给你的对生命独特的体验,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吧?听,乐声又起,那就跳起来吧。(白 枚), 百拇医药